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環保產業下一個成長機會在哪?

發布時間:2013年12月25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00多家水泥企業都需要對除塵設施進行改造,每個企業改造除塵設施需要1400萬元,改造脫硝需要500萬元,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土壤治理具有規模大、周....
    2000多家水泥企業都需要對除塵設施進行改造,每個企業改造除塵設施需要1400萬元,改造脫硝需要500萬元,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土壤治理具有規模大、周期長、技術難的特點,在投入資金的規模上看,沒有幾十萬億元的投入是很難做成的。而一旦開始進行土壤治理,將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

    汽車尾氣處理仍是薄弱環節;餐廚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市場還處于探索中。發展相對滯后的是土壤治理行業,尚未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

    面對資源約束加緊,環境生態破壞,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的霧霾問題頻頻出現,這種靠環境紅利來支撐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這些改革的信號為亟待政策突破、需求擴展的環保產業帶來重大利好。

    對于環保產業而言,未來發展的風險和機遇在哪里?如何解決產業升級問題?環保企業能夠依靠哪些機制、模式拓展盈利空間?在近日召開的2013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政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環保企業代表嘗試從各自角度給出答案。

    當前,各方對環保產業市場的前景空間已經達成共識,但美好的預期如何轉化為現實的市場機會仍有待探索。日前在江蘇省昆山市召開的2013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眾多環保上市公司負責人圍繞“危機與轉機:中國環境的沖擊與應對”這一主題,從環保產業的發展機遇及如何挖掘市場潛力等方面集思廣益。
還有多少市場有待挖掘?

    污染物處理規模有限,環保市場尚未完全打開

    危機中蘊含機遇和挑戰。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小祥在談及我國環境問題時表示,中國經濟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接近10%。然而,伴隨經濟高速增長的卻是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污染物的高排放,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和損害。

    “面對資源約束加緊,環境生態破壞,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的霧霾問題頻頻出現,這種靠環境紅利來支撐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環境治理刻不容緩,環保產業必將加快發展。”黃小祥說。

    環保產業的市場究竟有多大?目前還很難給出明確答案。但是,環保產業的市場潛力卻可以在參會者的觀點中窺見一斑。

    對此,黃小祥表示,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要把環保產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根據采取的相關措施,在“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的需求將達3.4萬億元,這意味著將拉動GDP增長達到4萬多億元。

    環境保護部科技司司長熊躍輝則表示,單從生態修復這一角度來說,市場就非常巨大。尤其是土壤治理,由于一系列規劃、要求還未正式出臺,現在一些地區和企業責任落實的壓力還不是很大,所以很多地方市場需求還沒有完全突顯出來。

    而在其他方面,“實際上我國污泥綜合利用的市場份額只占資源循環利用產品類市場的0.3%,而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噸的污泥不能得到處理,只能被填埋。這一塊的市場還沒有被挖掘。”熊躍輝說。

    另外,一些行業市場潛力巨大,但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表示,汽車尾氣處理仍是薄弱環節;餐廚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市場還處于探索中。發展相對滯后的是土壤治理行業,尚未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

    頂層設計如何落地?

    新政策、新標準開拓產業更大空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為生態環保做出頂層設計,未來可以通過政策創新、制度創新以及投資創新,鼓勵民間投資進入,增加社會資本在環保產業的比重,借助市場競爭促其發展。”環境商會名譽會長毛如柏說。

    頂層設計如何落地生根,影響市場?新標準如何激勵環保產業發展?對此,熊躍輝表示,環境保護部科技司近年來一直在進行標準的修訂,完善標準體系,讓標準來引領市場。

    “例如,環保產業新的水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就要求水泥窯窯頭和窯尾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400毫克/立方米。而2000多家水泥企業都需要對除塵設施進行改造,每個企業改造除塵設施需要1400萬元,改造脫硝需要500萬元,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熊躍輝說。

    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介紹說,土壤保護的相關立法將促使環保產業發展。

    他在談及土壤治理時表示,全國人大正在進行土壤保護法的立法工作。相對于水和大氣的污染治理,土壤治理具有規模大、周期長、技術難的特點,在投入資金的規模上看,沒有幾十萬億元的投入是很難做成的。而一旦開始進行土壤治理,將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則從財稅政策層面對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出了分析。蘇明表示,財政支出的方向和重點是“三農”問題、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和科技教育等。增稅改革側重于資源稅、環境稅、碳稅等稅種。在環境稅改革上,我國則需要將環境治理收費改為收取環境稅。

    “我國的環境保護要抓重點,特別是要把空氣污染、水污染的收費率先用來治理。環境治理收費的大頭要留給地方政府,下一步的工作,基本要推進環境稅的立法,同時加快實施。”蘇明說。

    市場化是未來發展核心

    市場化是環保產業發展關鍵,治污設施第三方運營被寄予厚望

    針對環保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熊躍輝堅持市場化的觀點。他表示,環保產業現在不缺資金,有大量的社會資金可以投入,很多事情都可以市場化。“例如,環境審核工作就可以嘗試走市場化的路子。”熊躍輝說。

    文一波以法國和日本為例,說明了市場化對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PPP(公私合作關系)對環保產業具有促進企業間競爭使其成長的作用。“因為本土市場的開放,法國的環境服務業在全球都占有領先地位。日本經濟很發達,很多環保制造領域也是很先進,但是因為市場開放度或者是服務業市場開放度比較低,日本的環境服務業競爭力就很有限。”文一波說。

    談到我國的環保產業,文一波則表示,我國環保產業能夠跨越式發展,也是PPP開放以后的結果。從現實情況看,PPP包含很多種要素和合作模式,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與政府合作?文一波也對此提出了建議:“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做投資,PPP也可以做服務,民營企業可以培養輕資產方面的服務能力,如果有合適的項目,我建議跟有投資能力的企業合作。”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仰則表達了對于第三方治理在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方面的希望,但是他同時也表示,第三方治理的關鍵責任還是要由政府來承擔。

    西門子(天津)水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念民表達了相同看法。“首先是有動力,對于造成污染的企業來說,它們各自都有不同主營業務方向,造成的污染包括水污染等,應該說是污染企業生產的一個后院。這些事對于環保企業來說,正好是我們的前廳,把他們的后院當成我們的前廳來做,這樣就會促使這個產業方向的發展,形成一個規模化的經營。”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大连市| 永新县| 丰顺县| 怀化市| 阳江市| 忻城县| 托里县| 罗平县| 澎湖县| 山丹县| 平阴县| 台南市| 福贡县| 赫章县| 马鞍山市| 都江堰市| 张北县| 许昌市| 广安市| 永仁县| 泰宁县| 台前县| 绥宁县| 鲁甸县| 德保县| 景谷| 榆社县| 囊谦县| 台山市| 五指山市| 平南县| 湟源县| 修武县| 外汇| 梧州市| 上思县| 永德县| 翁牛特旗| 浮山县|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