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由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實施的“福州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項目成果報告,近期通過了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的專家評審。
成果報告首次評價了福州市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適宜性,計算了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計算了地下水地源
熱泵與地埋管地源熱泵冬季可供暖總面積、夏季可制冷總面積,認為福州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具有較大的潛力。據計算,考慮土地利用系數值,福州市的淺層地溫能每年可以獲得的資源價值約3.38億元,福州市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效益。
據介紹,淺層地溫能是一種新型、可再生的優質清潔能源,也是一種特殊的礦產資源。淺層地溫能通過熱泵技術進行采集利用后,可以滿足供暖(冷)的需求,有“天然空調”之稱。也就是說,先讓地面水箱里的水通過管道進入地下,利用地下溫度自然冷卻或加熱,然后回流到地面上,再通過熱泵機組進行制冷或制熱。在這一過程中,只需少量電能就能解決建筑供暖、制冷及供應生活熱水等問題。同時淺層地溫能還可以實現供暖(冷)區域的零污染排放,直接改善使用區域的大氣質量。
又訊記者昨日獲悉,省第四地質大隊日前在福州市倉山區螺洲大橋東側,首次鉆出76℃高溫的優質溫泉。
據了解,位于螺洲鎮的福州南區,此前只發現30℃-40℃的低溫地熱資源。但地質勘探隊采用合理的勘察技術與先進的鉆探工藝,在日施工時間不足15小時的條件下,歷時108天,成功鉆探出這口優質高溫地熱井,鉆井深度702米,孔口自流,返水溫度76℃,日出水量1655噸。
“在中心區15平方公里以外的西區、南區均發現了高熱地熱田,這將對進一步探尋福州城區東部、北部溫泉資源提供依據。”該隊地熱鉆探專家、項目施工負責人介紹。(記者 劉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