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環保公益機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30日在廣州首次發布《廣東省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指南》,以助廣東公共機構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進行
節能改造。
該《指南》由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與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編寫,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商業模式、實施流程、財政補貼申請、示范工程項目介紹及中國和廣東省相關政策、技術標準等內容,幫助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服務公司及相關人員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流程、商業模式、資金籌措等關鍵問題,從而根據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公共機構自身用能特點,找到一條適合于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運行機制的發展道路。
所謂合同能源管理,是指投資主體通過與公共機構簽訂節能服務合同,提供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系列節能服務,并從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運作模式。
公共機構建筑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所使用的建筑物。
廣東省“十二五”節能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省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年用電量、人均年綜合能耗量指標分別在2010年的基礎上下降13%和11%。
不少參會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廣東公共事業部門建筑能效較低,采用基于市場的“合同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是未來解決公共機構節能改造技術、資金障礙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礙和瓶頸。
據參與該指南編寫工作的廣州市建筑科學院
建筑節能研究所所長楊建坤介紹,從廣東節能現狀看,公共機構僅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節能改造,不僅缺乏資金,而且缺乏專業化的管理和技術手段,使得一些節能措施難以落實到位。
楊建坤強調,在中國,公共建筑領域節能已愈來愈受到關注,這也說明中國市場潛力很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