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但你是否知道,被作為節能典范的節能燈,其實并不符合低碳經濟節能又環保的主張。專家稱,一支節能燈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滲入地下后會污染大約180噸水。
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我市對廢舊節能燈的回收還處于空白狀態,這意味著至少數以萬計的節能燈在完成節能使命后,會被當做普通垃圾處理。而這些節能燈中的汞正在滲入地下、揮發到空氣中,成為威脅市民健康的隱形殺手……
財政補貼 250萬支節能燈已九成“上崗”
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廣“低價節能燈上崗”計劃,年內,將有250萬支享受財政補貼的低價節能燈照亮城市的許多角落。
據市經信委環資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開始,國家計劃花三年時間對節能燈具進行推廣。今年8月,250萬支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的節能燈開始在我市銷售,包括針對居民用戶的220萬支普通節能燈和針對大宗用戶的30萬支雙端直管熒光燈。補貼標準為:城鄉居民用戶每支補貼50%,工礦企業、商場等大宗用戶每支補貼30%。
市資源綜合利用協會負責節能燈推廣的王老師算了筆賬:如果按一天平均開燈5個小時計算,11瓦節能燈一年用電不到20度,而60瓦的普通白熾燈一年用電約110度,僅這一項就節省了90度電。以此計算,全市推廣250萬支節能燈,一年可節電2億多度,按每度電0.5元計算,可節約電費1億元。
王老師稱,截至目前為止,250萬支節能燈已銷售八九成,明年,我市還將繼續推廣節能燈,但具體數據尚未定。
據了解,重慶節能燈年消耗量在三四百萬支左右。
汞沒回收 節能燈破碎后嚴重污染空氣
節能燈不環保,環保專家對此更是憂心忡忡。
據了解,由于國內技術限制,加之競爭格外激烈,無汞節能燈技術至今未能得到普及,幾乎所有國內節能燈企業生產的節能燈均為含汞節能燈。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會長陳燕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節能燈回收處理不當,其中的液態汞會侵入土壤,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劉虹則把這種污染“量化”,她說,一支節能燈燈管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滲入地下就會造成大約180噸水的污染。
危險遠不止于此。如果廢舊節能燈被當作普通垃圾處理,大部分將會在粉碎后被運到垃圾填埋場。在破碎的瞬間,廢舊節能燈將向周圍空氣中散發汞蒸氣。劉虹稱她曾經看到過一組調研數據:一支普通的節能燈管破碎瞬間可以使周圍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汞濃度達到10~20毫克,而按規定汞在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01毫克。
名詞解釋
汞: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銀白色金屬,俗稱水銀,常溫下即能蒸發。其流動性大,濺落地面很易碎成小汞珠,難以清除,無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臺、地面等處的縫隙中,也易被墻壁和衣物等吸附,成為不斷污染空氣的污染源。
汞蒸氣易經呼吸道進入人體,長期接觸過量汞可造成中毒。慢性汞中毒可使人的性格變得膽小怕羞、孤獨、厭煩,甚至行為怪僻,總是感覺自己嘴巴里有金屬味道,口腔黏膜充血、牙齦紅腫、牙齒松動。嚴重時可能使人全身發抖。另外,經常接觸汞可能患白血病。
記者調查
回收要交處理費被普通垃圾填埋
既然節能燈是環境和健康的隱形“殺手”,那對廢舊節能燈的回收處理是否有特殊限制?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但結果讓人擔憂。
市民:不知危害 用了就扔掉
普通市民很少知道廢舊節能燈對環境的危害。市民楊小姐稱:“只曉得廢舊電池要專門回收,從來沒聽說廢舊節能燈也要專門處理,壞了都是隨手扔進垃圾桶。”
同時,許多超市和商場都設有廢舊電池回收點,但記者連續詢問多家已改用節能燈的超市,其負責人均表示不知廢舊節能燈對環境還有如此大“殺傷力”,所以沒設回收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