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1噸垃圾,可“吐”250千瓦時電,滿足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用電,寧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運兩年以來,每天都要“吞”掉寧德中心城區產生的生活垃圾,現在,它的“胃口”又要變大了。記者獲悉,寧德市正加快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將逐步覆蓋周邊鄉鎮和周邊縣市。
垃圾焚燒可發電
過去,蕉城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均是簡易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臭味、毒害,并存在爆炸隱患。2009年,寧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被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由市政府組織實施,2009年12月開工建設,2011年11月竣工投入運行,結束了寧德市無害化處理率為零的歷史。
據介紹,位于漳灣鎮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占地面積288.7畝,總投資約2.63億元人民幣。一期日處理垃圾300噸,二期日處理垃圾6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200千噸,運營后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可達90%以上,能夠實現寧德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項目建設2條垃圾焚燒線,配置2臺余熱
鍋爐、2臺(6MW+3MW)的汽輪發電機組。
現在,垃圾焚燒發電廠主廠房每天都機器轟鳴,生活垃圾被源源不斷地送進該場,變成一度度可使用的電力。每焚燒一噸垃圾可以發電220~250千瓦時,可滿足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用電。而焚燒爐采用日本日立造船技術的機械爐排爐,余熱通過汽輪發電機組,煙氣
凈化采用“半干式反應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工藝,煙氣等各項環保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排放標準。
記者了解到,目前寧德市正加快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并逐步覆蓋金涵、飛鸞、漳灣、七都、八都、洋中等鄉鎮,以及周寧、屏南等周邊縣市的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將進一步發揮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用,為推動宜居宜業城市建設作出貢獻。
污水廢水全收集
處理達標再排放
據悉,寧德市中心城區現有污水處理廠兩座,分別是位于城南鎮的貴岐山污水處理廠和位于漳灣鎮西陂塘海堤東側的北區污水處理廠。據統計,2012年1月至11月完成COD減排量938噸,總出污泥量1129噸,泥餅含水率≤76.8%,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環保要求。擬建設的蕉城區漳灣鎮污水處理廠,已列入2013年重點建設項目。
與中心城區一樣,霞浦、福安、柘榮、古田、周寧、屏南、壽寧等地的污水處理廠也已投入運行,收集到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既改善了河道環境,也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而目前寧德市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正拓展到鄉鎮一級,4個省級、15個市級試點小城鎮率先開展建設。此外,寧德市還結合重點流域、近岸海域整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在沿海和重點流域沿線10個鄉鎮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林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