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產業協會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3日內再次出面強調,環保產業是掃清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環境約束的"清道夫",也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引擎",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光明的發展前景。
污染源直指工業廢氣
工業廢氣污染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源頭,這個情況在今年初的北京霧霾事件中已有證實。根據,后來中國科學院曾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京津冀2013年元月中旬強霾污染事件成因及應急對策建議"的報告顯示,京津冀強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周邊地區工業廢氣污染因大氣流動而影響了北京的空氣質量。
環保部在今年2月就《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公開征求意見,按照征求意見稿設計,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區域層面大氣污染監測、評估、監督體系,PM2.5排放總量顯著下降;征求意見稿提出,對環境污染嚴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地區,應在國家排放標準中規定特別排放限值或制定實施嚴格的地方排放標準。其中,對工業污染源治理,征求意見稿提出,將制定嚴格、完善的國家和地方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明確各行業排放控制要求;盡快制定工業煙(廢)氣中VOCs、氨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等。
三條路推動治理產業
從目前我國的政策,經濟發展具體情況以及西方發達市場的治污經驗來看,未來工業污染源的治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能源結構調整。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依然是以煤為主,當前環境問題特點也是是煤煙型,絕大部分環境問題都與燒煤有關系,所以限煤增氣多用電是必然方向。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天然氣相關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上市公司杰瑞股份、富瑞特裝等天然氣開采、運輸設備制造公司,將會直接受益。
二是推廣應用新技術。針對我國工業燃煤為主的實際情況,調整能源結構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采取清潔煤燃燒技術是比較實際的手段,國金證券此前的一項研究估計這個市場有超過1500億元的容量。上市公司科達機電自主開發出"Newpower清潔燃煤氣化系統",這是一種清潔、高效使用清潔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具有單爐產能大,氣化效率高、用煤要求低、無酚氰焦油排放等優點,并且有利于降低下游企業的運行成本,已成功應用于陶瓷行業及氧化鋁行業,為高耗能工業企業用煤提供了經濟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三是對工業煙(廢)氣無害化處理。與之相關的主要是工業除塵、脫硫脫硝產業,其中脫硝產業面臨機遇最大。目前業內主要脫硫脫硝產業、除塵器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有龍凈環保、國電清新、中電遠達、三維絲、科林環保、菲達環保、對于業內公司而言,市場一旦啟動,則需求或有可能推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根據環保部門測算,目前幾項主流工業廢氣治理市場,已經超過2000億元。至2015年末,燃煤發電機組需進行去除氮氧化物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約為8.17億千瓦,估計工程設備投資1950億元,每年運行費用約612億元。此外,水泥、鋼鐵等煙塵排放量大的行業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也需要安裝脫硝設備,而這些需求將集中在未來兩年多時間內體現。除塵器行業十二五期間總需求將超過350億元,這還沒有包括上千億元的清潔能源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