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壓力倒逼我國節能降耗
李毅中:2012年我國一次能源總消耗折36.2億噸標準煤,約占全世界總能耗的21.3%,只創造了全世界11.6%的GDP,單位GDP能耗是國際水平的2倍,是美國的4倍。
近10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平均超過0.7,也就是說,GDP要增長1個百分點,總能耗要增長0.7個百分點,即使“十二五”把GDP增幅控制在7.5%左右,能源彈性系數降到0.5以下,預計到2015年一次能源總消耗仍將達到40億噸標煤。如果再繼續“粗放”下去,資源環境將不可支撐。
周長益:當前工業發展形勢可以用兩句話概括:第一是發展任務極其繁重,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現兩個100年的奮斗目標,要靠工業發展來支撐;第二是資源環境約束已經到了極限,去年我國鐵礦石進口是7億多噸,煤炭進口達到了3億噸,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進口國。
駱建華:大家知道中國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現在已是全球第一大污染體。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球26%,氮氧化物占全球28%,二氧化碳占全球的20%~25%,很快就將達到美國和歐盟排放的二氧化碳總和。
工業企業是應對氣候變化主力
李毅中: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左右,是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領域,工業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70%以上。因此,工業企業也成為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力。
中國政府提出了2020年比2005年二氧化碳單位GDP排放降低40%~45%、“十二五”期間降低17%的減排目標。
我國非化石能源去年占比9.2%,到2015年要達到11.4%,2020年要達到15%,我們要爭取這個目標提前實現。
在用能設備方面,要采用先進燃燒技術,提高排煙脫硫脫硝標準,提升能源轉換和利用效率,加快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耗能大戶積極節能減排
宋志平:如果中國全部采用高標號水泥,能減少40%左右石灰石的用量,將減少4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2012年,中國建材(3323.HK)承擔編制水泥生產企業二氧化碳排放計算方法,為行業走低碳發展道路提供了數據基礎。
建筑差不多消耗全社會總能源的40%左右,我們的新型房屋采用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方式,所有集成部件均為綠色環保節能的建材,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節能90%,節水90%,節地10%,房屋材料100%可回收利用,且建造過程中沒有噪音、粉塵等環境污染。
耿承輝:在綠色低碳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石化首先加大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的發展,2012年中國石化天然氣產量接近2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9%。
“十一五”期間,中國石化累計節約能源消耗1800萬噸,相當于植樹4億棵。過去五年淘汰落后煉油產能1890萬噸,更新淘汰低劣的電器設備2500多臺套。回收氫氣每小時13.7萬標準立方,回收液化氣每年20萬噸。
“十二五”期間中石化繼續加大環保投入,加大油品質量升級力度,為社會提供清潔、高效的產品,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近6萬噸。
集團公司計劃投資228.7億元,力爭在“十二五”后三年,重點圍繞污染物總量減排、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和控制以及環境風險防控方面,實施803個環保綜合治理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