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上海市日前啟動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百億綠色融資銀企對接活動,這是國內首個把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進行質押融資的一種創新模式,13家銀行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簽署130億元授信合作備忘錄,201個節能服務項目需求以“節能服務項目超市”形式推出。上海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快速發展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創新質押融資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叫好也叫座”
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1998年引入我國,卻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究其原因,受3大瓶頸制約:融資困難、項目難找、信用評價體系不健全。
上海從2002年開始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機制,12年來累計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1300余個,節能超過60萬噸標煤,實現產值60億元,發展雖不如預期,規模在國內還居領先地位。
2010年5月,上海出臺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確定了培育市場、體系建設、融資優惠、財稅扶持、環境優化5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上海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財稅優惠和配套政策。
在政策引導下,上海備案的節能服務企業從2009年的60家增長到目前的285家,其中139家獲得國家備案資格,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中石化、寶鋼、電力公司、電氣、上汽等大企業成立了專業化節能服務企業,注冊資金超過5000萬元,節能服務企業從2009年沒有一家增至目前的21家。
4月22日,筆者來到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下屬的上海市能效中心,該中心副主任魏玉劍表示,針對節能服務企業融資困難,他們出面幫助企業去與銀行溝通,告訴銀行節能服務企業雖然都是一些輕資產的中小企業,沒有多少可供抵押和質押的資產,但他們服務的用能單位都是大企業,合同能源管理有未來收益可以分享,銀行應該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如果貸款用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上,有關乎自己利益又精通專業的節能服務企業把關,風險小了,資金安全了,獲得受益的把握更大了。
銀行開始轉變觀念,2009年,一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以應收款質押的形式貸下款來了。2010年,一個節能服務企業與浦發銀行以未來收益權質押形式做成了第一個項目。其他銀行聞訊也開始接受未來收益權質押概念,相關業務被開發或整合出來投入應用。
到今年4月20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等13家銀行根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特點,鄭重承諾在“十二五”期間以未來收益權質押形式,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總額130億元的綠色信貸。
這是首次在國內大規模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綠色信貸,對于突破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瓶頸意義深遠。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徐逸波說,他相信這個融資服務平臺的搭建,對于緩解節能服務企業資金壓力、促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未來收益權質押間接實現了節能服務企業的信用增級,為企業獲得貸款提供了便捷通道。4月20日,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百億綠色融資銀企對接活動簽約的10個項目就獲得了浦發銀行等10家銀行合計3.05億元的融資。
130億元綠色融資落實處——用能與節能服務企業“面對面”
一些企業沒有聽說過合同能源管理,聽說后又不相信還有不用自己掏錢,節能服務公司就能上門提供服務的好事;還有一些企業從這些年的能效對標、檢測和審核中,了解節能還需下大力氣挖潛,卻不知該上哪里去找節能服務企業。
從去年起,上海市經信委及能效中心就開始籌劃在國內首次推出“節能服務項目超市”,開展節能服務項目對接活動,讓用能企業與節能服務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
許多企業聞訊后積極行動起來,梳理出自己的節能需求,積極性最高的上海電氣集團下屬上海重型機器廠和上海汽輪機廠都推出了10個擬實施項目。
今年4月20日,“節能服務項目超市”開張,上海市能效中心將從全市22個工業集團、16個區縣經委(商務委)、集團公司收集到的201個潛在節能項目列出一覽表,推薦給285家節能服務企業。近百個用能企業和60多個節能服務企業一字排開攤位,吸引了眾多企業現場對接洽談,還引來10家第三方審核機構和8家節能裝備產品制造商,推出更專業的服務和更獨特的產品。
上海市經信委副總工程師原清海說,“節能服務項目超市”能夠改善節能服務企業承接項目偏少、綜合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今后,該委還將搭建常態化項目對接平臺,持續推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實施。
信用評價體系缺失是合同能源管理另一大瓶頸,在2009年為上海節能服務企業單方建立試點信用報告的基礎上,上海將進一步建立用能單位、金融機構、第三方審核機構信用報告,為上海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全面和全程的信用評價。
4月20日,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信用評價融資服務平臺及上海市節能服務業協會同時宣告成立。上海將依托行業協會搭建包括信用評價和融資服務在內的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簽約的130億元綠色融資真正落到實處,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進行全過程的信用評估,對從業機構進行信用監管,降低談判成本,加快項目實施。徐逸波說,相信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必將有效改善上海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薄弱環節,對促進上海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起到積極作用。
鏈接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其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實質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用能單位和能耗設備升級,以及降低的運行成本。節能服務合同在實施節能項目的企業(用戶)與專門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間簽訂,它有助于推動節能項目的開展。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類型包括: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效益支付型、節能量保證型及運行服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