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4日發布由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撰寫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于未來全球金屬資源需求將會大幅上升,全球需要重新考慮金屬的循環利用,以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根據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的報告,金屬開采和冶煉除給環境帶來影響外,還占用全球7%到8%的能源供應。回收比初級生產的金屬消耗更少的能源,同時降低對礦產開采地的整體影響。金屬回收還可以減少對低品位礦石的需求,避免未來稀缺的一些貴金屬的開采。
理論上,金屬幾乎可以無限制地回收,因此,金屬回收給環境保護、能源和水的利用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并為向低碳、資源節約型的綠色經濟過渡做出貢獻。然而,受到工藝和回收成本的影響,金屬回收率仍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在報告中提出了建立可持續金屬管理系統的建議。建議包括:通過技術認證和其他措施,提高礦產開采的效率;為不同的金屬設置優先級,如基本金屬、特殊金屬和關鍵技術金屬等;產品設計要綜合考慮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冶金知識和回收工藝,通過系統的優化和設計進一步提高回收率和降低環境影響;改善工藝流程效率和含金屬廢水的利用,提高初級生產的能源效率等。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表示,隨著新興經濟體開始逐漸采用與經合組織國家相似的技術和生活方式,未來全球的金屬需求量將會達到目前全世界金屬使用量的3至9倍。回收復雜的金屬產品可以解決和應對金屬需求量飆升帶來的挑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