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屋頂空間、利用太陽光能,為學校師生的吃穿住行提供清潔電能。昨天,溫州醫學院光伏電站揭牌,成為溫州市首個成功并入國家電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也是我國東部高校中最大的光伏電站。
2009年,溫州醫學院申請獲批國家級“金太陽示范工程”,開始與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開發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據介紹,“金太陽示范工程”是國家2009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政策,以支持國內促進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樓頂平臺是藍色的多晶硅電池板,一樓建一配電房轉化直流電并實時監測發電參數……溫醫茶山校區的同德樓、同仁樓、同濟樓三幢樓宇的閑置屋頂,約7454平方米的面積上安裝了2840塊光伏組件,根據所在緯度、太陽照射的角度等計算出光伏組件以約20度的角度傾斜放置,負責收集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而后通過并網逆變器將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并入溫州電網使用。據溫州醫學院基建處負責人朱曉東介紹,光伏電站于去年9月6日正式并網運行發電,今年3月通過驗收,使用壽命為25年,年均發電量約為65萬千瓦時(度),占該校茶山校區日常用電需求量的8.5%,“用上太陽能,每年大約可節約標準煤2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45噸,節能、環保效益明顯。”
記者了解到,2009年溫州醫學院還被住建部列為全國高等院校節約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平臺示范建設試點高校,通過節能監管平臺建立能源監測點3821個,對全校60多幢建筑物近47萬平方米面積能耗水耗進行在線監測和分析,預計全面建成后,年均能源費用支出能夠節約270萬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