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農村城市土壤修復冷熱不均

發布時間:2013年4月3日 來源:中國農村科技

盡管中國的土壤污染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 就世界范圍而言,土壤污染尚是一個“新的問題”,中國的土壤污染修復起步更晚。我國土壤污染場地修復的標志性事件發生在20....

盡管中國的土壤污染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 就世界范圍而言,土壤污染尚是一個“新的問題”,中國的土壤污染修復起步更晚。

我國土壤污染場地修復的標志性事件發生在2004年,這一年,北京市曾發生一起地鐵工人施工中毒事件,宋家莊地鐵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探井時,由于地處農藥廠污染地段,未處理的土壤中的廢氣導致工人中毒。

“這是北京市對場地土壤污染重視的開始,那是2004年。”北京市環保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立新告訴記者,“2005年,北京市就開展了潛在污染場地調查工作。”2007年,宋家莊污染場地修復完工,這是國內首個土壤修復項目工程實踐,此舉拉開了中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的大幕。

土壤修復步伐加快

與大氣、水和垃圾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潛在性、隱蔽性和滯后性,使得土地污染問題在過去受到的關注很少。但隨著近年來土壤污染事故的頻發,土壤污染治理開始成為熱點。

從2007年起至今,我國開始進入污染場地修復的探索和準備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為土壤修復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8年1月8日,環保部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提出未來的工作計劃和目標。2008年6月,環保部特別出臺《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

2010年,由環境保護部牽頭出臺的《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0~2015年)》獲得通過,標志著中國在重金屬污染治理上的五年規劃形成。此后,2011年3月份出臺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將節能環保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其中,土壤修復是在環保產業的重點發展之列;2011年8月,《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通過專家論證,進入報請國務院審批階段;而在2012年上半年舉行的一次環保部常務會議,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宣布,將設立并啟動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重大科技專項。

進入到2013年,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進一步發力,1月28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全面摸清中國土壤環境狀況,建立嚴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土壤環境保護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勢頭”,力爭到2020年,建成國家土壤環境保護體系,使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國務院開出了六劑良藥,要求分別從控制新增污染、確定優先保護區域、強化風險控制、開展治理修復、提升土壤監管、加快保護工程建設等方面,逐步改善土壤污染的狀況。

國家堅定明確的治污要求或將催生產業盛宴。有專家分析,土壤監測、土壤修復等直接受益行業,未來十年產業蛋糕可達千億甚至萬億元。

農村土壤修復滯后城市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 污染場地修復在中國方興未艾,巨大的需求推動著市場飛速發展。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一工作的開展迄今仍以城市為主要舞臺,對農村受污染的土地修復卻很少有人問津。

這并不是因為我國農村受污染的土地較少,實際上,盡管2006年就已經啟動的“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調查數據秘而不宣,我們從一些公開的資料信息中也可以了解到農村土地污染情況不容樂觀。

早在2011年10月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向人大常委會報告環保工作時透露,“我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固體廢物堆存占地和毀田約200萬畝。”而據了解,這一數據,僅是上世紀90年代的數字,隨著經濟發展和土壤污染的長期忽視,真實情況很可能更為嚴重。

此后,關于中國土壤污染現狀,一直少有官方數據見諸報端。這一狀況延續至今,其間,“鎘米殺機”、“血鉛事件”時有發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也曾估算稱,我國受到污染的耕地已達3億畝。

據了解,農村土壤修復滯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追責困難,重慶市環保局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處副處長田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在我國農村,土地污染的責任確定比城市更難。因為很多鄉鎮企業規模小、生產時間也短,等發現其生產對土壤造成危害時,企業可能已經人去樓空,無從追查。此外,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這一特點,也給追責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也表示,“與城市土壤污染主要來自企業行為有所不同,農村土壤污染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城市河道流出的污水,農村村民自身過量施用的化肥、農藥,過量養殖引發的面源污染,以及礦山開采造成的污染等,導致追責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的確,“誰污染,誰治理”、“污染者付費”是我國污染防治的重要原則,因此,農村土壤修復不得不首先面臨著污染責任追究難的困境。

其次,資金匱乏是農村土地污染治理的又一大難題。2012年6月,《時代周報》曾對湖南郴州的耕地污染做過一期調查,結果表明,每修復一畝污染嚴重的耕地,大約需要花費人民幣50萬~60萬元。修復時間漫長,一般需要10年甚至20年時間。按照這個修復成本來計算,我國農田修復規模將高達數百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對國內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再次,農村土地污染的修復路線如何確定仍是難題。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徐應明認為,目前,政府尚未公開有關農田土壤污染方面的調查數據,如果幾千萬畝土地因為被污染而無法生產糧食,這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此外,由于國內對于土壤問題的處理起步較晚,目前處于積極嘗試階段,這方面的工程案例還比較缺乏。

不過,在1月28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已首次正式提出將“對已污染耕地實施分類管理”,采取包括種植業結構調整在內的措施;對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劃定為農產品(5.77,-0.04,-0.69%)禁止生產區域。

“將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作為土壤環境保護的優先區域,在土壤治理中,把食品安全和飲水安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環境修復產業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通知》中相當重要的一點,此舉或將為農村土壤修復的尷尬困局找到一線突破的曙光。

盡管一切還處在剛剛萌芽的階段,但畢竟是個很好的開始。若城市污染場地修復是一輪朝陽,那么農村污染土地修復也已望見曙光。隨著政策、法律體系完善,融資機制創新,以及技術手段升級,農村污染土地修復這個領域將會得到更合適的防治策略和治理對策,畢竟,修復被污染的土壤,守護農村土地的健康,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守護著人民的生命之源。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江县| 镇安县| 兰州市| 迭部县| 临朐县| 甘谷县| 陕西省| 石林| 汝阳县| 万安县| 衡阳市| 尼勒克县| 大城县| 紫金县| 卓资县| 泸西县| 会昌县| 巴楚县| 长岭县| 安泽县| 古田县| 色达县| 个旧市| 山阴县| 望谟县| 永清县| 南靖县| 双辽市| 河池市| 桂平市| 遵义市| 青海省| 巴南区| 临城县| 咸阳市| 崇仁县| 古丈县| 岫岩| 固镇县| 饶平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