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生態環境、氣候變化是21世紀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事關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福祉的重大問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屆論壇以兩岸綠色低碳產業合作為主題,就是要探討加強兩岸合作,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策略大計與可行途徑。
2008年6月12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和海峽交流基金會在京簽署了《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協議》,中斷9年的兩岸制度化協商正式恢復。2009年,以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正式啟動和兩岸開通空運定期航班為標志,兩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雙向“三通”全面實現。2010年6月29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更標志著兩岸經濟關系站上新的歷史起點,邁入以制度化合作為特征的新階段。
2012年8月9日,《海峽兩岸投資保護與促進協議》的簽署,進一步為保護和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提供了新的制度性保障。兩岸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格局基本奠定,并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兩岸貿易不斷擴大,貿易結構日益優化。據大陸方面統計,2011年,兩岸貿易總額已達1600億美元。臺灣是大陸第7大貿易伙伴和第9大出口市場,大陸則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大陸及香港占臺灣出口市場的近4成。在兩岸貿易不斷擴大的同時,貿易結構日益優化。從2000年到2012年,加工貿易占兩岸貿易的比重由最高時的近7成下降到53.3%。許多臺商主動因應世界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將傳統的外銷為主模式,調整為內外銷并舉模式。
臺商投資持續深化,陸資入島日趨頻繁。據大陸方面統計,截至2012年9月底,大陸累計批準臺資項目8.7萬個,實際使用臺資563億美元。如果加上臺商經第三地的轉投資,累計使用臺資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而在陸資入島方面,按照大陸方面的數據,已有133家大陸企業在臺設立了公司或代表機構,投資金額達7.22億美元。領域涵蓋批發零售、物流、通訊、餐飲、金融等多個行業,其中不乏中遠集團、中鋼集團、中國銀行、全聚德等知名企業。據臺方統計,目前大陸在臺企業雇傭的島內員工已達5000余人。
產業合作穩步推進,試點項目日漸成熟。2008年以來,兩岸共同舉辦了幾十場產業搭橋活動,就10多個產業的合作進行深入探討與對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產業合作小組還成功舉辦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并進行了3次工作小組會議,確定了LED照明、液晶面板、電動汽車、無線城市、冷鏈物流作為重點推動的試點項目,選定了試點城市和擬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金融合作逐步加快,受益主體日益增多。2009年,兩岸簽署金融合作協議和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后,兩岸金融合作的進程不斷提速。2012年8月31日,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進一步標志著兩岸貨幣合作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大陸已經批準10家臺資銀行設立大陸分行,其中9家已經開業,3家獲準經營對臺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2家臺灣保險公司獲準設立子公司;13家臺資金融機構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QFII)。大陸有4家銀行獲準在臺設立分行或代表處。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調整,新技術新產業迅猛發展,第三次產業革命正在孕育,全球需求結構明顯變化,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的競爭更加激烈。在此形勢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不僅是兩岸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更是應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提升抵御外部風險實力的必然選擇。在此,我愿就進一步深化兩岸綠色低碳產業合作,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要素資源的優勢互補,提出如下建議:
抓住時機,全面加強兩岸綠色低碳產業對接。一方面,充分發掘兩岸在電子信息制造、石化、機械等傳統產業的合作潛力,提升單位能效水平,推進傳統產業低碳化;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兩岸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促進大陸7大戰略新興產業與臺灣6大新興產業的對接,拓展兩岸在信息服務、物流、分銷、醫療、旅游、金融、電信等服務業領域的合作。
同心協力,共同營造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在現有產業合作試點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合作規劃,擴大試點項目和城市范圍;進一步創新合作模式,推動聯合技術開發、共同標準制定和自主品牌創立,促進兩岸產業合作鏈條從微笑曲線的底部向兩端延伸;進一步構建公平、開放、透明的貿易與投資環境,充分落實好兩岸投保協議,以雙向投資帶動產業合作,為兩岸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務實推動,積極協助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商務部將積極引導和協助大陸臺資企業順應形勢變化,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引導臺資企業根據大陸區域發展規劃和各地產業發展特點,合理進行產業轉移;協助臺資企業利用大陸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積極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綜合利用信貸、產業等支持政策,鼓勵臺資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加快升級步伐。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一定能夠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兩岸在全球產業鏈和市場的位階與競爭力,兩岸經貿合作也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水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