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3日在京座談會上表示,環境治理欠賬太多,建議未來十年要確保環保投入占到GDP比重達到2%~3%,大致需投入10萬億元,其中各級財政需投入2萬億元,以緩解現有環保投入不足問題。
加快出臺環境稅、擴大資源稅范圍
該商會認為,各級政府應制定主要污染物減排時間表和重點區域流域達標時間表,力爭用10至20年時間,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達到環境容量閾值。
與會環保企業家建議,應加快出臺環境稅,本著先易后難、稅費并舉的原則,逐步設立和征收。建議目前開征SO2稅、NOX稅和工業COD稅三個稅種。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目前在研究方面,對推出獨立的環境稅種更為看重,例如碳稅,即針對某種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壓力的特定排放,對排放行為的主體施加稅賦。
賈康指出,政府無法對所有企業進行全面的排污監管,這就需要內在的經濟壓力,即加快資源稅改革,擴大資源稅范圍,提高稅賦水平。當然,資源稅改革之后,經濟壓力必然會傳導至最終消費品,對此,政府應該有完整的保障措施,提高最低收入階層的低保額。
商會同時建議,要建立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推行污染減排綜合電價和綜合水價政策,加快落實和完善脫硫脫硝電價政策,按照污水處理全成本核算,將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提高至1.2元/噸左右。
建議成立大環保部
與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府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指出,之所以現在關于環保的法律法規很多,但往往執行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環保部的監管職能還有限。
他表示,雖然在五年前大部制改革后,環保部門升格為部級單位,但實際上職能沒有太大的變化,沒有把環境資源保護的相關職能集中在一起,導致環保部仍然缺乏強有力的監管職能。
王毅建議可以成立大環保部,將國土部、建設部、發改委等部門中涉及到環保的部門都集中到一起,進行垂直管理,并下派區域和能源監測中心加強地方的監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