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十年或斥資8,500億美元改善供水質量,但即便投入如此巨資,可能也無法扭轉過去幾十年水污染和過度使用所帶來的破壞。
中國稱,將在2011-2020年間在農村供水項目上投資4萬億元(6,50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推出的刺激計劃金額。并且,路透在查閱中央和地方政府文件后發現,至少還有2,000億美元的額外資金將被用于全國的各種清理項目。
新資金的注入十分重要。中國境內的河流湖泊深受富營養化、化學泄漏以及未處理污水排放的毒害。根據中國迄今的環境清理情況,最終的投入金額可能會高出許多倍。
在截止2010年的五年中,中國斥資7,000億元用于水基礎設施建設,但很多水資依然無法飲用。環保部表示,在該部2011年的監測地中,有43%的地點甚至含有人類不宜接觸的水。
南京大學研究過水污染的周磊(音)表示,在污染處理上投入巨資卻成效甚微的原因在于,采用了錯誤的城市化模式,中國依然把很多壓力施加到地方資源上。
仔細閱讀公開文件,會發現其中的環保決心十分有限。中國努力延長三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填補供水緊缺,滿足不斷發展的能源和農業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面臨要求其解決環境問題的壓力越來越大,民眾對1月北方城市空氣污染的不滿已延伸至要求政府同時處理水污染問題。
周磊稱,巨大的資金成本意味著,相比預防,處理水污染依然是政府優先采取的方案,因工業增長更重要,而污染也被視為是另一種經濟機會。
對于地方政府與大型水處理企業之間的交易,他表示,他們總將環境惡化看作一個經濟問題,中國甚至把污染當作一種資源,把處理環境惡化的機會看作一種積累新財富的方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