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到“美麗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形成社會共識,從低碳產品認證管理工作的醞釀、推進到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的開展實施,從第二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名單的高調發布到碳排放權期貨推出在即,從污水處理投資顯山露水到垃圾發電市場備受關注,再到工業固廢處理處置行業升溫……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而言,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主要目標如期完成
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其困難復雜程度可想而知。特別是在2012年,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地區結構等結構性因素并未得到明顯改變,甚至有向不利趨勢發展可能的局面下,此項工作成績如何?
國家節能中心主任李仰哲近日表示,“受經濟下行的影響,2011年我國節能減排目標很遺憾地沒能完成,這對2012年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從一開始,2012年的節能減排工作就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會順利完成目標。”
據介紹,2012年我國節能減排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幅比2011年更大一些,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實現零增長。
一年來,我國政府克服重重困難,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業升級促進工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加大新能源,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取得顯著成效。
2012年5月以來,國家相關部委接連發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等政策文件,對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加以部署,而這也成為全社會行動起來支持節能減排工作的方向和依據。其中,節能產業重點領域包括節能技術和裝備、節能產品和節能服務;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包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利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資源節約與利用;環保產業重點領域包括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環保服務等。
2012年6月1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啟動“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圍繞支撐高效節能產品推廣、節能評估審查制度、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綠色建筑行動、淘汰落后產能等重點節能工作,計劃在2012年、2013兩年發布100項重要節能標準,其重點是終端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標準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
在不利的形勢下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節能減排目標,國家的政策引導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發改委系統工作會議上,初步提出了2013年全國節能目標,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7%以上。“國家確定的‘十二五’節能目標為16%,對此進行年度分解,每年完成3.5%即可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狈治鋈耸空J為,從這個角度看,2013年的目標是一個更加鼓舞人心的高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化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表明,在節能減排的具體任務之外,國家正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當前,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依舊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還相當嚴重,在不少地方老的環境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新的環境問題又不斷產生;我國依舊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流失量達50億噸以上,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27.3%,目前仍在擴展;此外,淡水資源短缺,草場退化,城市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的現象十分嚴重。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
從這個層面看,美麗中國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而緊要的任務。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重大發展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際上,有關部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已有所行動。例如,環保部從2008年開始,已開展3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全國52個區(市)縣被確定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單位;再如,2011年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已開展西部地區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計劃在西部12省(市、區)選擇50個左右的試點單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