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下文簡稱《規劃》),提出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循環型農業體系、循環型服務業體系等。《規劃》的通過和實施,顯示出我國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決心,不僅為我國
節能產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也對相關產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
循環經濟發展的新食糧
能源與材料是任何生產活動都不可或缺的動力和投入要素,是經濟活動的食糧,直接決定了從投入到產出的生產流程中,物質可循環利用的效率?;茉春蛡鹘y材料是支撐我國此前粗放型增長模式的食糧,而循環經濟發展需要新的食糧,這就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
新能源包括風能、
太陽能光伏和熱利用、頁巖氣、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和地溫能、沼氣等。與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不同,新能源具有低污染(或無污染)、可再生、可持續等特征,是循環經濟的理想動力來源。新材料包括新型功能材料(如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如高品質合金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如樹脂基復合材料和碳碳復合材料)等,具有功能多樣、使用效率高、易降解等特點,是循環經濟發展所必備的投入品。因此,作為最直接的基礎性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為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支持。
節能環保產業
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
節能環保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涵和外在表現。非節能環保的經濟模式,不能稱之為循環經濟模式。從這一角度看,節能環保產業將是循環經濟不可缺少的基礎。以產業內容而言,節能環保產業強調通過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成果,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包括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等??梢姡澞墉h保產業的發展,不僅將使循環經濟模式在諸多微觀環節大受其益,而且也是循環經濟整體提升的直接動力。
電力產業
循環經濟發展的平臺
循環經濟發展涵蓋了多個維度,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能源和資源利用方式的可循環、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能源結構由高碳型轉向低碳型,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轉向集約高效型,能源配置方式由就地平衡型轉向大范圍優化配置型,能源服務由單向供給型轉向智能互動型等。而電力行業是推動上述轉變的關鍵。以此觀之,我國能源可循環發展戰略應以電力為中心,立足我國煤炭儲量大、可再生資源豐富、油氣資源相對不足的國情,順應全球能源發展趨勢。把電力平衡作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撐點,把發電作為一次能源轉換利用的重要方向,把電網作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礎平臺和網絡,把提高電氣化水平作為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的根本措施,以此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節能服務業
循環經濟的實施者
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為拓展節能服務產業提供了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結合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未來對于經濟活動的能耗限制將更為嚴格,包括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制定重點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和重點行業能耗限額標準,推行能效領跑者制度等。這大大增加了工業相關行業及企業節能減排壓力,進而刺激節能市場需求,為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對于電力節能服務公司而言,可借助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機遇,加強節能服務體系建設,做強做優節能服務產業。積極把握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戰略機遇期,及早進入相關領域,占領節能服務市場制高點。探索節能服務商業模式,積極參與產品、技術研發和標準設計,加大工業節能項目培育,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和行業影響力。
【觀點】
轉方式調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刻不容緩
《“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不僅提出了構建循環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的觀點,而且指出將開展循環經濟示范行動,實施示范工程,創建示范城市,培育示范企業和園區??梢哉f,《規劃》涵蓋了循環經濟可以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宏觀、中觀和微觀諸多主體、部門。
實際上,此次《規劃》的提出并不孤立。今年7月份已經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將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究其生產環節,都將涉及循環經濟,特別是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與循環經濟的關系更為直接和密切。因此,循環經濟具有相應的產業支撐,與其他產業規劃將形成互相帶動、相輔相成的關系。
我國的發展階段特征決定了工業循環經濟將是落實《規劃》的主要抓手和重點。《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在工業領域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促進清潔生產、源頭減量,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