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關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這一管理辦法有三個特點,1、要求回收企業具有相應資質;2、要求回收企業每年向主管部門備案;3、對不備案、流向不清晰的企業處1萬元以下奉,造成違法成本太低。理論上這一辦法將提高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行業的進入門檻。但這一業務在東江環保等公司的業務中占比太低,短期內對業務的貢獻有限。
碳交易試點預熱,銀行瞄準
節能減排中間業務。我國現階段碳排放交易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從大方向上看,我國的碳排放交易將采取類似歐洲的“強制-貿易”體制,由政府制定減排目標,并將排放配額分配給企業。這其中涉及到的許多細節仍有待確定,如配額的分配規則,排放量的核算,交易制度的設計等。我們估計“十二五”期間這一體系僅能夠試運轉,國內現貨和期貨碳交易的全面開展將是“十三五”期間的事情。碳排放交易除了對現有節能、余熱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填埋氣發電等業務起到促進作用,還將為減排認證等服務業帶來市場,可能會改變環保行業的現有業務構成。
重慶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獲得批復。《重慶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總體實施方案》包括產業低碳化、交通清潔化、建筑綠色化、服務業集約化、主要污染物減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等6個分方案,734個項默總投資估算1086億元。中央財政主要通過補貼和獎勵資金給予扶持,具體比例我們估計在10%~30%之間。由于重慶市僅是作為試點城市上報方案,后續仍存在擴大財政支持范圍的可能。如果節能減排項目普遍能夠獲得財政補貼和獎勵,將充分調動企業采用余熱發電、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生物質能源等多種節能減排措施。
湖南株洲將建設首座建筑垃圾處理廠。建筑垃圾處理廠是新出現的固廢處理設施,能夠起到減少垃圾占地,不侵占耕地,節約標煤等作用。理論上,建筑垃圾處理產生的污染擔憂要小于生活垃圾填埋廠和焚燒廠,推廣阻力較小。但是這種處理廠的盈利方式尚不明確。從新聞來看,僅來自再生磚與混凝土砌塊的銷售,政府是否提供垃圾處理補貼并不清楚。而且磚塊是非常同質性的產品,這種生產方式是否具有成本優勢,將關系到以后這種處理廠的生命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