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醫療廢棄物市場尋寶
在充斥著醫療廢棄物的中國市場,究竟如何尋寶?時髦的投資客竟然看上了“揀垃圾”的行當,這樣不可思議的一幕最近出現在鼎鼎大名的高盛身上。高盛以數千萬美元投資國內的醫療垃圾處理企業——普華康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其最大的機構股東。普華康健總裁莊雨亭近日透露:“目前我們正準備第二輪的融資,金額會更高,估計數月之內就會完成。”
在外人的眼中,這也許是場“王子”和“灰姑娘”的熱戀,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高盛是在中國的醫療廢棄物市場找到了“寶貝”。
醫療廢棄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棄物,包括手術、包扎、生物培養、化驗檢驗的殘余物,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一次性注射器等。近年來,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機構產生的廢棄物數量越來越多,這也使得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置產業急需要快速發展。這也同時促使醫療固廢處理設備得到了暢銷,廣東中山斯瑞德引進歐洲技術專業設計制造固體垃圾破碎機,適用物料廣泛包括生活垃圾,醫療垃圾,餐廚垃圾,大件木材,輪胎,危險廢棄物等。斯瑞德研發的醫療垃圾破碎機目前已安裝于湖北,湖南,北京,河北,重慶,青島,廣州,深圳,東莞,浙江,沈陽,大連等多個發達城市。
莊雨亭介紹說,以一個200萬人口的地級城市為例,一般來說,會擁有8000到10000張病床,每張病床一天收費2元到2.5元不等,一年就是700多萬元的費用。如果城市人口少于200萬,則病床一般在5000到8000張之間,普華康健每年可獲得的收入就在300萬元到700萬元之間。
潛在醫院醫療廢棄物市場超過20億元。
2009年,我國90多萬家醫療機構產生的潛在醫療廢棄物總量至少為107萬噸(按床位330天,門診260天計),是2004年的1.8倍之多。根據測算,2009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置市場的潛在容量為31億人民幣,其中醫院醫療廢棄物的市場占據了其中的2/3,即超過20億人民幣的潛在醫院醫療廢棄物市場容量。
隨著經濟發展,公眾醫療水準的提高,醫療廢棄物處置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存在巨大的擴展空間,而且隨著國家對醫療廢棄物處置的重視,醫療環保行業將是一塊絕對誘人的大蛋糕。作為資本運作高手的高盛,正是瞅準這塊大蛋糕,決心進軍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置市場。
資本與技術推動醫療廢棄物處理產業整合
目前,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置行業處于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不僅表現在大部分城市目前還缺乏專門的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而且表現為技術的落后和處置的不完全。因此,整個產業的發展急需多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相關部門、醫院、環保部門、運營商,設備銷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