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堆陳年垃圾產生的沼氣來發電,不僅每年可供6000戶居民使用,而且借助國際“碳交易”平臺還能換回大把的歐元。如今,這樣的好事不再是夢想。9月23日,隨著桂林市沖口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CDM項目建成運行,標志著廣西利用垃圾發出的“沼氣電”正式并入南方電網。
投資方深圳信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垃圾場已堆放了桂林市區十多年來產生的210多萬噸垃圾,每天有上萬立方米沼氣散發到大氣中,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險。他們投資1800多萬元與桂林市環衛處合作,引進加拿大最新技術,輔以自身擁有的沼氣收集專利技術,在填埋場植入數十根集氣管,每月可收集沼氣43萬立方米。
“除了發電的收入,我們還將該環保項目向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中心申報并成功注冊,按每年減排5萬噸二氧化碳的額度,以及每噸可申領6-8歐元補貼的標準計算,這堆垃圾不就成了‘金礦’么?!”該負責人現場還算了一筆賬:按每年發電上網電量600多萬千瓦時計算,相當于一年可節約1700多噸標準煤,這對桂林乃至廣西生態建設的作用顯而易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