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日前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4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一支,節能服務行業近兩年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十一五”期間,我國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公司從76家遞增到782家,節能服務產業拉動社會資本投資累計超1800億元。
但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難、盈利模式單一、業務拓展難等問題也隨之暴露,成為業內外關注熱點,也引起了政策層的關注。今年1月,財政部、國稅總局兩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節能服務公司實施稅收優惠,對節能服務企業發展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
九成以上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
如果能夠順暢融資,至少一半節能服務公司發展速度會加倍
工業企業有開展節能增效工作的壓力和需求,但往往缺乏資金和技術;節能服務企業則可以提供從資金、技術到設備的一整套節能服務,合同能源管理這一通過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機制,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我國卻陷入“叫好不叫座”、名氣大、發展慢的困境。
“中國首家節能超市”運營商——北京理想偉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彬彬指出,節能服務的投資收益回報時間通常較長,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長時間。合同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決定了節能服務公司需要提前墊付資金。但由于絕大多數節能服務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資金壓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頭號問題。一旦簽約項目增多,公司墊付資金量就會增大,很容易造成公司現金流的中斷。
“一般來說,節能項目需要3~5年才能收回投資。因此,這要求節能服務公司有強大的資金作為后盾。”高科技節能減排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強說。
來自科技部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有92%的節能服務公司面臨融資困難。“融資難”已成為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發展的最大挑戰。而如果能夠順暢融資,那么,至少一半以上的節能服務公司發展速度會加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