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五大高效節能家電產品財政補貼推廣著實成了一塊“熱豆腐”,心急的人不少。
近日,一些媒體報道稱,自五大家電產品節能惠民推廣實施以來,這項財政補貼政策效果不明顯,市場不買政策的賬,甚至有些媒體還稱某企業高管用“畫蛇添足”來形容政策的出臺。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專家向記者表示,從目前階段來看,節能惠民政策市場拉動效果不明顯有其必然性,屬政策效果正常性滯后。該專家認為,一些媒體對政策的關注和熱情值得肯定,但是以目前階段的市場表現來論斷節能惠民政策的效果好壞,甚至否定政策出臺的意義為時尚早,此類說法欠妥。大家只看到了目前家電市場的表象,而未真正了解在市場表象后的內在變化和種種必然性緣由。
那么,節能惠民政策實施已滿兩個月,緣何市場反應看似仍不夠顯著?政策效果給企業內部生產經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政策效應何時方能充分顯現?就此問題,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日前采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業界知名專家和部分推廣企業,深入透視市場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象下的深層原因。
原因一:補貼產品市場調整周期長
補貼產品市場切換到位需幾個月時間,空調等五大節能家電產品僅模具開發周期就長達3至4個月。目前,市場補貼產品型號不足,客觀上導致市場反應不強。
“目前階段,對于節能惠民政策,市場反應尚未顯出強勁效果,究其原因,目前市場上符合政策要求的高效節能補貼產品型號少,消費者可選擇性低,是一大客觀因素。”上述知名專家認為,補貼產品市場到位率低有其必然性,主要源于以下幾點:一是由于節能惠民政策出臺并實施較為迅速,第一批推廣目錄中真正處于生產、渠道和銷售環節流通的產品并不多,而相當大部分則是企業多年開發、積淀下來的達到政策要求的產品型號,其中有些已逐步淡出市場。二是現階段仍在售的推廣目錄內的高效節能產品在政策出臺之前一般都作為高端產品來進行生產和銷售,生產批量較小,而增加批量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三是符合補貼要求的高效節能新品的研發周期較長,市場調整到位需要較長的時間。上述原因導致了目前市場上符合補貼要求的高效節能家電產品并不多,這直接影響到節能惠民政策效果的充分體現。
該專家的觀點也得到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的認同。有關部門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這一政策功能發揮作用需要一個“發酵”的過程。細算起來,此項政策的真正實施應從6月中下旬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各個環節都還需要磨合和調整。在推廣目錄生成環節,此次節能惠民推廣目錄分批進行并將逐步擴大趨于穩定。而第一批目錄入圍產品型號相對較少,這主要由于新政策來得較快,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加以應對和調整。而當推廣目錄逐期穩定后,補貼產品型號會大大增加。
該負責人還表示,相對來說,政策對企業生產環節的影響更為直接。目前,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高效節能產品在生產環節所占的比重較政策出臺之前已有大幅提升。但是政策效果在銷售端的顯現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談到銷售端的產品布局,推廣企業頗有感觸。四川長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企業在銷售端對于高效節能產品的切換需要較長的周期和很大的力量投入。由于不清楚此項政策將持續多久,產品結構調整的力度較難把握。
記者從企業方面了解到,在產品結構調整過程中,單就增加批量生產的模具開發而言,便需要較長的周期。其中,電視最快,1至2個月內可以完成。而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模具開發周期則相對較長,一般在3至4個月。從普通產品到高效節能產品轉化的整個調整過程需要大約半年時間。這種必要的調整周期無疑使節能惠民政策顯效注定要經歷一段較長的“發酵期”。
原因二:企業清理低能效庫存壓力大
企業從合理的銷售策略出發,目前階段多通過大幅讓利等方式下大力清理低能效庫存,短時間內淡化了高效節能家電產品補貼帶來的優惠效果。
除了產品結構調整周期這一客觀因素外,企業作為節能惠民推廣主體,其主體因素也在影響著政策的實施效果。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目前階段,企業面對節能惠民新政所做出的先行大力度清理低能效庫存的銷售策略上。據有關專家介紹,今年家電行業庫存壓力普遍較大。僅以空調為例,相關數據顯示,節能惠民政策出臺前庫存約有2000多萬臺,其中大部分為能效3級的低能效產品。為及時消化低能效庫存,打通1級、2級等高效節能產品的價格下降通道,眾推廣企業在節能惠民政策初期紛紛在清理庫存上下了功夫,降價促銷的聲勢甚至超過了節能惠民的補貼力度。
對此,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低能效庫存已成為企業很大的負擔,企業及時、合理地清理低能效庫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節能惠民政策效果的釋放與顯現。
原因三:政策模式創新有效磨合需時日
節能惠民政策操作模式有別于之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新的模式對于企業和廣大經銷商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兩者之間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
財政補貼工作既要滿足惠民的需要,也要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為此,財政補貼流程也在近來的各項政策中不斷創新。據有關專家介紹,此次節能惠民政策不同于以往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模式,與之前的高效節能空調推廣也有所不同,而是采取了價外補貼的模式,商家在銷售時將補貼資金墊付給消費者,然后再與財政結算,墊付補貼款作為資金往來處理。同時,此次節能惠民推廣對于各個環節及信息管理要求提高,要求企業不僅要先墊付資金做好結算,還要把各級經銷商和終端消費者信息收集上來。
有關負責人就此向記者表示,這樣一來,使得節能惠民推廣工作信息鏈完整,便于核查,也加大了造假的成本,有利于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與效益,真正使財政補貼能惠及廣大消費者。與此同時,對企業來說,操作模式的創新需要一段時間的理順與磨合,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各級經銷商之間的磨合以及企業對政策的熟悉與了解等方面都需要一定時日。過了磨合期,推廣工作的各個環節才能順暢運行。
綜合以上三大因素,上述專家認為,受種種因素影響,節能惠民政策功能的凸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自然“發酵”的過程。隨著節能惠民政策漸漸“發酵”,配以大力度的宣傳為政策氛圍加溫,將有助于政策效果的有效釋放。該專家預計,今年十一期間有望成為節能惠民政策效果顯著顯現的開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