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布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節能環保大型企業集團……如此政策利好,對已擁有節能服務體系的電網企業有何啟示?電網企業該如何利用有利資源為用能企業提供更好的節能服務?
更多資金支持,節能改造底氣足
《規劃》提出“要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信用擔保機構加大對資質好、管理規范的節能環保企業的融資擔保力度”。
面對融資利好,在下一步工作中,電網企業要加強自身節能服務資金運作機制建設,在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金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自身資信融資能力,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形成節能金融產業,力爭能夠面向社會為滿足一定資質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資金支持。
電網企業還可繼續推進融資平臺建設,在當前節能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下,電網企業所屬節能服務公司應更加有效地開展工作,合理選擇投資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補貼,加大節能項目的培育力度。
電網企業還可加強自身節能服務資金運作機制建設,在利用企業現有資金平臺的基礎上,提高自身資信融資能力,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溝通,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形成節能金融產業。
更強技術支撐,項目成功有保障
《規劃》提出“到2015年,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品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
面對規劃提出的技術目標,在下一步工作中,電網企業可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優勢,組織研究機構進一步加強節能節電技術研發,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專利、易操作”的高端技術服務體系,為社會提供高水平節能節電技術輸出服務。
電網企業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在電力需求側及電力裝備制造業方面均可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包括利用負控技術加強客戶用電管理、通過特高壓和智能電網提高裝備制造業的科技含量等。電網企業可利用當前國家鼓勵節能技術推廣的契機,加大智能電表、電動汽車廠商等企業的節能技術推廣力度;加強電網企業相關研究機構對自身特有節能技術及節能途徑的研究,為電網企業節能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撐。
在加深技術水平上,電網企業可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優勢,在組織自身研究機構進一步加強節能節電技術研發,為社會提供高水平節能節電技術輸出服務的同時,還可加強企業自身節能技術及節能途徑的研究,為企業客戶更好地開展節能服務工作提供技術路徑。
除自身擅長的電網節能技術外,電網企業也可拓展節能服務業務領域。如:積極參與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工程以及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供工程等國家扶持的節能項目建設。
更多專業優勢,優質節能服務多
《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的節能服務產業,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
政策利好將有利于電網企業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并為電網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躋身大型及專業化節能服務企業提供政策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電網企業在繼續推進自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基礎上,可逐步加強組織體系、管理模式、資金來源以及運作機制的建設,做強做優自身所屬節能服務公司,更加有效地開展節能服務工作。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利用自身網絡、技術、資金、信息等優勢,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成立了節能服務公司。截至2012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18家省屬節能服務公司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的認定,共成立293個能效網絡服務小組。
電網企業也可進一步加大業務開展力度、創新管理模式,逐步建成“組織體系健全、技術支撐有力、標準規范齊備、服務能力一流”的節能服務體系和“覆蓋范圍廣,涵蓋行業全,成員企業多,活動效果優”的能效服務網絡,并逐步培養一批大型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積極參與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工程以及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供工程等國家扶持的節能項目建設。合理選擇投資項目,加大節能項目的培育力度,努力做成精品項目、優質項目。電網企業可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吸引更多用能企業參與節能,為社會提供專業化、集成化節能服務。
(王成潔 國網能源研究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