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億的國家節能惠民家電補貼政策的落地實行已一月有余,和較早前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相比,此次新政的市場刺激作用稍顯冷淡,旨在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進而推動家電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一向鮮有政策惠澤的小家電產業,因產品種類繁多、更新頻率快、市場難以規劃、單品價值低等原因,依舊未能分享到這一政策紅包。但各龍頭企業最近在小家電市場上卻動作頻頻:長虹正式進軍小家電領域;海爾電器收編位于寧波和順德的兩個小家電生產企業;格力小家電或將從中山遷回大本營珠海;格蘭仕更是拋出了2億補貼大惠民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補貼新政主要針對中高端的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在家電業整體低迷、利潤趨減的嚴峻形勢之下,向高端要利潤一致成為大家電企業的突圍之道。而在開發尚未充分、利潤較為豐厚的小家電領域,不僅招致傳統大家電企業的競相逐鹿,高端化路線也同樣成為其拓展小家電市場的利器之一。
在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隨著擁有資金實力、品牌基礎、渠道資源等各方面優勢的傳統大家電企業的迅速滲透,以及擅長構建技術壁壘的外資小家電的跑馬圈地,“高端化”勢必將在小家電市場掀起一股熱潮。
再拓小家電市場
2012年對于家電行業來說是備受考驗的一年,不少產品的增速呈現放緩甚至負增長的趨勢,即便是6月1日國家出臺了刺激內需的補貼新政,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依舊無法解其“燃眉之急”,不少傳統的大家電廠商紛紛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尚未發展成熟、市場空間較大的小家電市場,進一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5月18日,長虹正式宣布進軍小家電領域,其電壓力鍋、電磁爐等系列產品也即將上市。“小家電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當前仍處于較快的發展階段。”長虹電器相關負責人稱。不過,隨著格力、美的、海爾、志高等一批集團軍的率先涌入,小家電已經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增速有所放緩,姍姍來遲的長虹,勢必略顯吃力。對此,該負責人繼續表示,“在小家電領域,渠道、高端在未來幾年將是決勝的焦點。”
6月20日,海爾電器收編了位于寧波和順德的兩個小家電生產企業,向境內的三四級市場和海外市場進一步拓展小家電分銷網絡,通過渠道和產量優勢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競爭力,以雄厚的資金實力進一步搶灘小家電市場。
6月26日,有消息稱,格力小家電公司或將從中山遷回大本營珠海,雖然格力的小家電起步很早,但布局卻很慢,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此次將小家電公司遷回珠海大本營后,可以對這一業務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整合,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6月底,格蘭仕自推“企業版”節能補貼,在國家節能補貼的基礎上加碼2億“惠民”補貼,微波爐、小家電也位列其中,再次以價格優勢搶占市場份額。
高端成最后利器
繼空調、冰箱、彩電智能化,轉戰高端之后,小家電也積極邁進了高端智能化的行列。今年初,美的、格蘭仕就先后宣布退出微波爐低端市場,為“保利潤”,聯手主攻中高端變頻市場,謀求從追求規模化銷售向追求利潤化轉型,果斷放棄價格戰,也成為回歸理性競爭、推動微波爐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性步伐。
在“高舉高打”的策略下,美的內部4000多個零售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其高端品牌“蒸立方”出貨占整體銷量的35%,銷售額則超過了55%。在蘇寧、國美許多零售賣場,美的微波爐平均銷售單價已達到800元~900元。
不止是變頻微波爐,1000多元的全能豆漿機、2000多元的智能電飯煲、3000多元的多功能榨汁機,甚至是近萬元的凈水機和空氣凈化機,正逐步充斥著中國的家電賣場。從電飯鍋到電飯煲,雖然只有一個字的差距,卻是企業在產品的控制技術和生產手段的全面升級。
業內普遍認為,高端小家電已是家電市場最后的利潤蛋糕。確實,近年來隨著大家電企業的紛紛涌入,市場飽和、過度競爭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各廠商的利潤空間,低端產品利潤附加值較低,高端化之后的小家電產品,不僅意味著豐厚的利潤,更開拓了較為廣闊的創新思維及成長空間,促使更多廠商加入高端行列。
同時,隨著城鎮消費水平的提升和行業技術升級的加速,小家電高端化或將成為升級換代的發展方向之一。不過,直接從市場反饋看,盡管小家電不斷向高端靠攏,但眾多消費者對于高價小家電并未表現出足夠的熱情,這或許是未來企業高端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此,筆者認為,小家電的高端化升級,能否代表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終究會開花結果還僅是曇花一現,主要取決于市場需求以及企業創新能否支撐并推動這種高端化的可持續增長。尤其在缺少政府扶持、補貼政策缺位的情況下,更考驗的是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的系統發力。高端化決不能停留于概念和口號,必須要以高端品牌作為支撐,只有擁有雄厚實力,才能順利實現高端化的華麗轉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