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日前下發《甘肅省“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15年,要確保重點城市、重點流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任務全面完成,計劃實施重點項目4285項。
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控制在37.6萬噸、3.94萬噸、63.4萬噸、40.7萬噸以內;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好轉,80%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蘭州市二氧化硫年日均值穩定達到二級標準;到2015年,設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不低于85%,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省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實施4285項重點項目。其中,主要污染物減排工程,計劃實施708項污染減排項目,包括水污染減排項目517項,大氣污染減排項目191項。改善民生環境保障工程,計劃實施76項重點項目,其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項目67項,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項,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項目7項。
全面加強二氧化硫總量控制,逐步對現有供熱鍋爐進行脫硫改造。強力實施氮氧化物減排,在蘭州市率先強制推廣使用符合國標準的車用燃油,淘汰運行滿20年、單機容量10萬千瓦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全部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污染物排放達不到國標準的運營汽油車和污染物排放達不到國標準的運營柴油車。
積極推進白銀、酒泉、張掖、嘉峪關等地歷史遺留鉻渣和新產生鉻渣的安全處置工作,確保當年產生鉻渣當年處置。到2015年,設區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縣城達到70%。
依法處罰環境違法企業,關閉不治理或治理后達標無望的企業。對白銀市白銀區、金昌市金川區、隴南市成縣和甘肅礦區等9個重點防控區環境監測站進行重點監察防控。
全面開展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啟動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石油開發和煤氣田開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生態補償機制。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的環境保護和水質監測與管理,到2015年,完成1500個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創建1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和20個國家級生態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