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個經營虧損、污染嚴重,與周邊居民矛盾很多的鐵合金廠,如今已經變成了環境整潔的節能環保示范區。
昨天,“2009中國國際節能環保論壇——金融危機催熱低碳經濟”論壇在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召開。昔日這里曾是粉塵污染量占上海1/200的污染大戶,在整治停產之后,已經打造成為全國首個以節能環保為主題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周亞發言伊始,就以論壇舉辦地發生的巨大變化為縮影,來論證上海調整產業結構、力促節能減排工作的成效。
降低工業能耗
周亞在上述論壇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萬元GDP能耗下降了9.3%,比前兩年下降的幅度都要大大加快。與此同時,二氧化硫排放下降了14.43%,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了13.92%,分列全國第二位和首位。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工業系統的能耗下降比較快的原因,我們在服務業領域的耗電和其他能耗依然較快增長。”周亞分析指出, “目前我們初級預計上海三個指標都會完成得比較好,至少比前兩年還要好。”
周亞表示,上海完成“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任務,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更好地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最主要的渠道依然是做好工業節能,推進上海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上海市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倪前龍也表示,工業能耗占上海市能耗總量接近60%,其中十個企業能耗占了工業能耗的50%以上,調整產業結構對于低碳發展非常重要。
對此,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在3日舉行的“2009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峰論壇上也透露,工業節能依然將是“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和主攻方向,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淘汰落后產能的新機制和措施,相關措施“不久就要出臺”。
“要發揮各個方面和各個部門的力量,建立起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工業做強。”周長益說。
“這并不是說我們的制造業就不要了,而是說我們可能重點的發展下一步,是那些先進的、高新技術的,結合上海一些特點的產業是我們支持的重點。”周亞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