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實施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新標準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最低,總體上與世衛組織水質標準接軌。新飲用水標準在提出6年后迎來全國性強制落實。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目前多城市都宣布水質已提前按照新標準監測,水質早已提前達標。
新標監測更細致 監測項目接軌國際
一直以來,我國實施的是1985年制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區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飲用水水源污染嚴重,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舊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已不能滿足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需要。為此,2006年底,衛生部會同國標委、原建設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完成了對1985年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修訂工作,并正式頒布了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當時這個標準要求各地按照實際情況加以執行,規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兒童死亡都與飲用水水質不良有關。飲用不良水質導致的疾病多達50多種。國城鎮市政供水主要采用的傳統凈化消毒手段,為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只能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質,殺滅部分細菌、病毒,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有害物質,可能會隱含其間。在近年來各種水污染風險增加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提高水質處理標準。
衛生部部長陳竺6月29日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聯組會議時表示,新形勢下對保障飲用水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對實施了20多年的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修訂是十分必要的。在現階段,我們還不可能做到像有的國家一樣設立那么多的指標,俄羅斯是395項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是147項指標,美國是113項指標,這樣的指標體系,我們認為基本上能夠與國際標準接軌,同時也考慮了我國的國情。據5月13日中國廣播網報道,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水室副主任張嵐表示,飲用水的新標準將會分為兩個部分,常規檢測指標和非常規檢測指標。常規檢測指標是42項,這個是各個地方反映水質常態的,還有64項我們歸為非常規檢測指標,這64項不可能是全國都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這部分監測是需要選擇的。
按照規定,106項“體檢”指標中,64項非常規指標,都要衛生部門定期檢測,常規指標可以由水廠自測。新標準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最低,總體上與世衛組織水質標準接軌。
多省市稱水質已提前達標
由于新的飲水用標準在2006年就已提出,只是當時考慮各地的特殊情況沒有統一強制執行。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經過近6年的發展,很多城市均表示水質已提前按照新標準檢測,早已達標。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四川、杭州、南寧等省市都曾對媒體表示當地水質已提前達標或符合新的飲用水標準。
據人民網6月1日報道,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主任林愛武表示,北京的市政供水在2007年新標準實施的初期就已經完全達到了國標全部106項指標的要求,受益于北京是首都,有相對好的水源條件和北京自來水水廠地表水廠的深度處理工藝,所以北京市民在五年前就已經喝到了符合標準的健康的飲用水。上海市供水調度監測中心副主任趙平偉5月9日在接受新聞晨報采訪時也表示上海水質符合新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據北方網6月27日報道,天津水質高于新國標已連續五年實施老舊管網改造,使管網水質保持在98.6%以上,高于國家95%的水質標準。而都市快報5月21報道稱,杭州3年前就通過了飲用水新國標。杭州水務集團從2008年開始,已具備新國標106項檢測指標能力,在全國大城市中處于前列。到2009年杭州的出廠水已通過全部項目評測。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6月28日也對廣西新聞網表示,針對新《標準》早就未雨綢繆,并提前于2008年開始執行了新《標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