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垃圾突圍臺北啟示:垃圾分類越細花錢越少

發布時間:2012年6月28日 來源:廣州日報

垃圾突圍臺北啟示錄系列報道之1開篇語 在高速發展中遭遇“垃圾圍城”之痛,是廣州邁向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上急需破解的難題。臺北通過“垃圾不落地”模式的實踐,成為世界....

  垃圾突圍臺北啟示錄

  系列報道之1

  開篇語 

  在高速發展中遭遇“垃圾圍城”之痛,是廣州邁向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上急需破解的難題。

  臺北通過“垃圾不落地”模式的實踐,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垃圾零掩埋”的大都市。廣州怎樣向臺北學習扔垃圾?垃圾費隨袋征收能實施嗎?垃圾不落地如何實現?垃圾焚燒規模是否過剩?垃圾議題怎樣實現公眾參與?……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奔赴臺北,走進街巷、夜市、垃圾焚燒廠深入考察,采訪臺北市環保局局長和民間環保人士,求教垃圾突圍之道。從今日起,推出“學習臺北好榜樣”垃圾突圍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去臺北前,已被臺灣朋友打了“預防針”:臺北垃圾不落地,出門要在背包里放著一個袋子,以備裝垃圾用。記者在臺北呆了一周,果然發現街道非常干凈,然而除了主干道和西門町、臺北101等少數幾個商業中心,街道和社區基本找不到垃圾桶;幾十個捷運(地鐵)站點也只有紙張回收筒。垃圾去哪里了呢?

  周一晚上,記者在新生南路三段大學里社區親眼目睹了臺北夜晚獨特的風景線:晚上8時58分,安靜的街道響起 《致愛麗絲》的音樂,市民們擰著大大小小的專用垃圾袋走出來,跑向垃圾車扔垃圾。市民徐伯告訴記者,在家中事先將垃圾做好分類。塑料袋、舊報紙、廢棄電池、家電用品甚至光碟等等,全部分門別類交給資源回收車處理。

  最后剩下實在無法回收的垃圾,才以專用垃圾袋包妥,丟入垃圾車內。5分鐘后,垃圾車準時駛向下一個收運點。

  進行垃圾回收分類的還有義工。南昌路二段166號慈濟功德會義工黃姐,志愿將店門口設為垃圾回收點。在臺灣,像她這樣進行垃圾回收分類的慈濟會義工有6萬多名。

  昔日亂扔垃圾不分類 
 
  今日定點扔已很習慣

  記者約臺灣朋友謝國強會面,約定時間是晚上8時。見面后,他解釋說:“本來可以早點見面,但是我下班后先趕回家去扔垃圾,所以耽誤了點時間。”記者疑惑地問:“這樣定點定時扔垃圾,對上班族來說不是很麻煩?”他卻自豪地說:“習慣了就好了。”

  看到眼前的一切,誰能想到臺北也曾“垃圾圍城”。

  “10多年前,我也是個‘刁民’,扔垃圾都是找個垃圾堆就扔。”謝國強回憶說。盡管臺北早在1992年就實行垃圾分類,當時就是實行和廣州現在一樣的落地收運,全市有3765個垃圾集中點,結果城市還是又臟又亂又臭。1997年,市政府開始實行 “垃圾不落地”和 “三合一資源回收計劃”,規定市民必須把垃圾交給垃圾車收運,并在垃圾車后跟隨資源回收車,方便市民將“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與“垃圾清運”一次完成。到2003年5月,垃圾量持續減少。“以前隨水征收,我一個月要繳140多元(新臺幣,下同)垃圾費,現在一個月最多只要40元買垃圾袋。”謝國強說,“垃圾分得越細,要花錢處理的不可回收垃圾越少。”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局長吳盛忠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垃圾費隨帶征收需要購買專用垃圾袋,改變市民習慣,在這個政策開始實施時也遇到市民不配合,甚至有人使用偽造垃圾袋。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臺北市制作了許多專題宣傳片、公益廣告、宣傳海報,動員環保義工、義警、環保組織勸導,進行廣泛、全面的宣傳發動。2000年7月1日,臺北垃圾處理費隨垃圾袋征收的新政實施,全市7萬多政府公務員走上街頭,派駐全市各個垃圾收集點,懷揣垃圾袋推介新政。 (倪明)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临洮县| 绥中县| 德化县| 宁夏| 鹿邑县| 浦城县| 波密县| 青铜峡市| 唐海县| 思南县| 山东省| 卢湾区| 右玉县| 昌平区| 涞源县| 延津县| 芦溪县| 措勤县| 郸城县| 常宁市| 文化| 扎赉特旗| 夏河县| 凉山| 滦平县| 崇信县| 通辽市| 化隆| 大渡口区| 武清区| 华坪县| 双峰县| 射洪县| 天长市| 肃南| 迁安市| 沿河| 广水市| 汝城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