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餐廚垃圾令人生厭,處理不好會產生環境污染。現在,在濱海新區,“蟲吃泔水”被做成了環保產業。日前,由濱海永豐國際食品有限公司聯合華中農業大學設立的以黑水虻為功能主體、資源化處理餐廚垃圾的產業化項目投產。該項目利用黑水虻昆蟲幼蟲喜腐食且食量大的特點進行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生產出的生物蛋白飼料、生物柴油、污水處理劑將被用于多個產業。據悉,該項目系全國首創。
昨日(7日),記者來到位于中心漁港內的餐廚垃圾黑水虻集約化生物處理項目現場。記者看到,整個餐廚垃圾轉換地內沒有任何污染,工作人員們都處在無菌化生產環境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黑水虻是一種全世界廣泛分布的資源昆蟲,幼蟲在自然界以動物糞便、腐爛的有機物如腐肉、腐爛的水果、蔬菜和植物性垃圾為食。這個項目就是利用黑水虻昆蟲幼蟲喜腐食且食量大的特點進行餐廚垃圾處理。
公司將新區內的餐廚垃圾進行統一回收,經過貯存器處理實現固液分離。固體部分經過粉碎、除臭后,喂給黑水虻幼蟲,幼蟲可生產成高質量的昆蟲生物蛋白飼料;液體部分經過油水分離,油脂部分通過高溫、沉淀、壓制、提取等工藝轉換成生物柴油脂肪酸;廢水部分進入沼氣池發酵,生產的沼氣用來供養幼蟲轉化、烘干,沼氣發酵水將制成污水處理劑。整個過程實現餐廚垃圾的“吃干榨凈”。
據了解,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5畝,可日處理餐廚垃圾超過600噸,能夠滿足整個濱海新區每天產生的400噸餐廚垃圾回收處理需要。同時,公司正在設想利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廢料以及回收的餐廚垃圾進行生物轉化,將轉換的農業肥料賣給農戶使用,農戶再將生產出的農產品賣給食品加工企業,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