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節能減排政策制定十余年,不論從綠化還是公共設施層面來看,效果都十分顯著。但是反觀我國的工業產業,節能減排的成績卻差強人意。在近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指出,2011年的節能減排6個約束性指標中有3個沒有完成。而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報告中也表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2011年,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物價調控、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完成。
何以讓節能減排變成負擔
溫總理直抒胸意表示了對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滿。這個信號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了每個地方政府的心頭。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沒有完成?如果前幾年地方政府還能將責任推卸到政策支持不到位上,那么在政策措施及優惠都如此完善的今天,地方政府又能將責任推卸到誰的身上呢?“當然是我們這些耗能企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廠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道。
經過走訪記者了解到,許多地方政府都給各地的耗能企業下達節能目標并要求必須完成。但是耗能企業也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說白了就是沒錢!”一家耗能企業的負責人用最直白的語言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資金一直是困繞我國耗能企業不能順利進行節能改造的主要問題之一。經濟環境,市場蕭條等諸多因素造成企業沒有多余資金進行節能減排。
節能服務公司助力甩掉耗能企業負擔
如何能讓這些耗能企業走出“錢困”毫無負擔的進行節能減排,這一直是我國政府苦苦思索的問題。進行EMC模式的節能項目合作,或許可以成為解決這一困局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EMC?EMC真的可以解決“節能資金短缺”的問題嗎?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從事EMC多年的北京樂普四方方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請他就這一問題進行解答。
“EMC又稱合同能源管理,于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是一種基于市場運作全新的節能新機制。實施EMC模式有三大優勢,一是對于耗能企業而言,采取此模式,企業不用花一分錢就能進行節能改造,將節能減排的壓力完全轉嫁到節能服務公司身上;二是節能減排后,所減少能源成本帶來的收益,由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一起分享節能成果,取得雙嬴,并獲取節能服務公司提供的節能設備;三是為客戶提供系統的節能服務,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樂普四方方圓科技的項目負責人這樣回答記者。
記者了解到樂普四方方圓科技是我國最早實施EMC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之一,與其合作的客戶大都是我國的知名企業,如寶鋼集團、河北鋼鐵集團、萊蕪鋼鐵集團等。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樂普四方方圓科技能與這些知名企業保持長期的項目合作呢?
樂普四方方圓科技的相關負責人這樣回答記者:“想要做好EMC項目,除了要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專業服務外,資金實力十分關鍵。要知道最短的EMC項目合作時間需要3-5年,如果節能服務公司沒有資金實力是很難完成EMC項目的。樂普四方方圓科技不論在社會各界還是節能領域都有著良好的口碑,在融資問題上更是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所以,從資金這個方面就排除了耗能企業的后顧之憂,從而促使雙方的長期合作。”
節能減排并非是耗能企業的負擔,找對項目、找對節能服務公司將助力耗能企業走出“錢困”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