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數字化平臺無縫隙環衛管理、“章丘產”的智能垃圾車,27日,在章丘市舉辦的全國環衛行業城鄉一體化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城鄉環衛的“章丘模式”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極大興趣。
“為了做到城鄉環衛管護的高效高質,我們為每輛車安裝了GPS定位系統,每個垃圾箱里安裝"電子標簽",在垃圾壓縮車里都裝有"讀寫器",電子標簽可與讀寫器相互感應。”在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章丘市環衛管護中心主任杜林軍介紹說,“有了這個相互感應之后,垃圾箱里有多少垃圾,位置有沒有移動等都能準確檢測到。”記者在交流會的大屏幕上看到,通過數字化環衛管理平臺,就可即時了解到章丘市城鄉各個路段的環衛清掃情況。
杜林軍說,章丘市按照每30戶村民1個垃圾箱的標準,在全市908個村共設置綠色封閉式垃圾箱8500多個,規劃建設了6處垃圾中轉站。為了避免工作盲區,提高工作效率,章丘建打造了數字化的環衛管理平臺,而這也是全省第一個數字化環衛管理平臺,在管理平臺的全域監控下,可以及時處置作業不到位、工作標準不高等問題,實現干管、監管分離。
除了全程監控的數字化管理平臺,讓章丘人更驕傲的是,以后購買環衛設備再也不必東奔西走了,因為他們有了“章丘產”的環衛管護設備。杜林軍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在山東省環衛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章丘建設了山東環衛設備(產品)生產研發基地,該基地依托章丘得天獨厚的機械加工制造業,采取“自主研發、來樣加工、貼牌銷售”的形式,通過強強聯合、最終實現環衛設備的“章丘產”。據了解,目前該基地生產的產品主要包括手推掃路車、智能垃圾車、除臭劑、滅蠅劑、電動環衛車等環衛產品,現已獲得7項產品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