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是一個具有廣泛社會性的經濟前沿理念,最早是在2003年英國政府發布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正式提出的。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和低碳生活等經濟形態,是指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降低能源和資源消耗,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從長遠來看,發展低碳經濟是全世界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應對氣候與環境危機的根本出路。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加速,因溫室氣體(主要是CO2)過度排放而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現象越來越嚴重,產生氣候異常,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危機。據挪威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不采取措施大力減排溫室氣體,北冰洋很可能在未來60年內變成一池“死水渾湯”。國內最新研究也表明,如果大氣層中CO2濃度不下降的話,中國2100年的地表年平均氣溫可能要上升2.2℃-4.2℃。發展低碳經濟,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是一種必然選擇。
其次,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化解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我國因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能源需求居高不下,目前已躍居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另一方面,我國的石油資源過分依賴進口,受制于國際高油價,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問題,而國內有限的煤炭和天然氣資源也在快速消耗之中。為有效化解能源危機,我們除了在世界范圍內拓展能源供應渠道外,更應致力于降低單位GDP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而發展低碳經濟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再次,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經濟轉型的不竭動力。以低碳化能源發展為代表的低碳經濟產業,不僅可以為傳統產業的振興提供支撐,其自身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找到發展機遇。據專家估計,如果措施得當,中國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最大的環保節能市場、最大的低碳商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國。因此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將為我國經濟的成功轉型提供不竭的動力。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主導,更需要全社會的自覺跟進,把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作為一種“集體行動”。只有如此,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