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從2009年開始醞釀低碳試點工作,重慶最早向國家發改委申請開展低碳試點,2010年10月成為首批開展低碳試點的“五省八市”之一,重慶市低碳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今年2月獲批。重慶要建設成為西南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的示范城市,為此確定了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等六大任務,近期將做好低碳試點基礎性工作等。碳強度下降指標的分解工作除了落實到市內各區縣外,配合即將開展的碳交易,重慶將碳強度下降指標的工作分解到大型高耗能性企業。
六大抓手任務
在國務院《“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分解給重慶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任務是“十二五”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即碳強度)下降17%,不過重慶實際完成指標需超過個幅度,以體現低碳城市的示范性。重慶發改委環資氣候處處長董曉川表示:“17%這個指標是肯定要完成的,并且在“十二五”期間努力爭取完成更多。”
他解釋說:“減碳17%是個強度指標而非總量減排,僅就重慶的工業結構來說,打造中的筆記本基地產能將達8000萬臺/年,年產值將上千億,筆記本制造業能耗低,排放強度就下來了。”筆記本產業基地的建設已經是重慶帶動工業增長的第一動力。據悉2012年重慶市筆電基地建設目標為:根據品牌企業訂單及代工企業接單情況,產量力爭6000萬臺,本地配套率按零部件價值量計算由16.6%提高到25%,筆電“整機+配套”實現產值1700億元。
“此外我們還有其他措施,如節能減排、種樹等。”董曉川表示。重慶的低碳城市建設確定了六大任務,其一就是是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到“十二五”末期,重慶要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在“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4%以上。主要包括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制造業低碳轉型,推進農業節能減碳等方面的工作,筆記本制造業是其中一個方面。
通過發展水電、風電、沼氣等低碳能源、促進化石能源發電技術升級,推進化石能源開發節約及循環利用等方面來構建安全、可靠、低碳能源保障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力爭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電力裝機容量比重達3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3%,環資氣候處梁副處長透露:“目前,重慶的非化石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和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大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
此外還將通過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建立低碳制度體系、創新低碳市場機制等四個方面,逐步形成低碳試點城市發展格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