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花都兩個垃圾焚燒項目將公布規劃環評信息。昨日,廣州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在接訪時透露,番禺、花都焚燒項目選址的規劃環評待廣州市政府批復后會公開并進行項目環評,咨詢公眾意見。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韻稱:6 大垃圾焚燒廠將在一定時限內建成,根據相關文件,這個時限是2014年。
6大垃圾焚燒廠一定能順利推進
上周五,市人大常務會議通過了決議,廣州要建設6 個垃圾焚燒項目(資源熱力電廠),分別位于白云區、蘿崗區、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市、增城市。市城管委方面此前曾透露,今年內6 個焚燒項目要完成選址。昨天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韻在其部門接訪日上表示,垃圾焚燒項目要經過兩項環評,分別是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目前,番禺、花都焚燒項目都已經有了初步選址,都在進行規劃環評。規劃環評送交廣州市政府批復通過后,將進行項目環評、咨詢公眾意見。蘿崗、從化、增城的焚燒項目則還在選址中。“根據屬地管理原則,中心版塊內的選址由市城管委公布,周邊版塊的由區政府公布。番禺區的選址以番禺區政府發布為準。”
在昨天的接訪日上,只有寥寥幾位市民反映問題,沒有出現李坑、番禺、花都居民集體上訪的情況。這和兩年前垃圾焚燒風波時,一撥接著一撥上訪者反對焚燒的情況截然不同。前來反映垃圾處理問題的僅有兩位市民。一位是海珠區居民陳先生,他呼吁垃圾分類可以通過把經費下放到街道,讓街道工作人員上門調研居民真正要什么分類設施后再購買配置。另一位則是持續關注垃圾分類的網民“巴索風云”,他留下了一份建議書后就離開了。而在來訪之前,“巴索風云”還在微博上曬出了他的建議書,表達了其對垃圾焚燒項目的質疑。
昨日有記者也就目前6 個焚燒項目是否能夠如期建成咨詢了城管委有關負責人。對此,徐建韻表示,“此次關于垃圾處理的實施方案已經市人大通過,也有廣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六個垃圾焚燒廠一定能順利推進。”
一期若滿足需求二期或不建
根據規劃,廣州在2014年的垃圾焚燒處理能力要達到每天1.5 萬噸的規模,到了2018年,數字會上升至2.1 萬噸。垃圾焚燒規模是否過大,是否令垃圾圍城變成焚燒廠圍城的疑問隨即產生。
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韻解釋,按照目前廣州垃圾每年遞增3%-5% 的速度,2015年全市日產垃圾可以達到2 萬多噸。而且,國家規定十二五末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率要達到100%. 因此2014年時全市每天1.5 萬噸的垃圾焚燒規模并不算大。
不過,在去年全市垃圾實現減量2.8%的前提下,2015年垃圾遞增至2.27萬噸的預測是否存在矛盾?以此為基礎計算出來的焚燒廠規模是否科學?對于市民和有關專家的疑問,市城管委垃圾分類管理處處長余尚風表示,雖然去年垃圾實現減量,但是生活垃圾是以人口為基礎的,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也會帶來更多的垃圾,這是他們測算的基礎。“而城市公共設施,包括垃圾處理設施,必須以城市的最大需求為起點”。
此外,市城管委設施處處長徐桂林也坦言,焚燒設施建設預留了一些能力,因為焚燒廠的爐在運營中有可能要停機維修。“相對于未來焚燒廠是否會面臨無垃圾可燒,我更擔心的是這些焚燒項目能否如期建起來,任務非常艱巨。當前主要矛盾還是解決垃圾圍城的局面。”他也表示,如果一期能滿足解決問題的需求,二期可能緩建甚至不建,“要視乎實際情況來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