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東莞市重點建設項目“常平環保專業基地”日前破土動工,按計劃將進行污水處理廠、供熱、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事實上,這是東莞工業資本和地產資本聯姻的“杰作”,總投資額預計超過7億元,由常平民營工業協會5家會員企業聯合有地產背景的廣東豪豐環保,組建東莞市榮津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津實業”)進行運作。
榮津實業也成為民盈集團、邦聯公司等“超級民企”后,又一個東莞民企抱團的個例。
基地總投資預計約7億元
2012年東莞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常平環保專業基地占地總面積547.5畝,其中,工業用地354.7畝,供熱用地20.1畝,污水處理廠19.7畝,道路用地121.7畝。
常平環保專業基地第一期工程日前破土動工。根據環保基地的規劃,今年進行污水處理廠、供熱、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榮津實業總經理鐘兆平告訴記者,環保基地項目計劃分三期進行,按照新的規劃,總投資預計約7億元。其中,第一期投資2.5億元,占地約380畝;第二期為2億元,第三期達到2.5億元,“明年7月要具備入園條件”。
和“超級民企”民盈集團、邦聯公司的投資方向不同,榮津實業指向了環保產業。而前兩者,分別開發建設民營經濟總部大廈、南城總部基地,都是地產項目。
榮津實業股東之一、圣旗路時裝董事長陳觀福說,“我們當初投資的目標就定在工業。”按陳觀福的說法,他和另外幾位股東特別是4位副會長,長期從事工業生產領域,對工業十分熟悉,當初考慮到投資時,首要選擇就是自己擅長的行業。
根據榮津實業的規劃,常平環保專業基地營收將主要來自入園企業的租金和排污費用。
工業資本和地產資本抱團投資
從市工商局登記注冊的信息顯示,榮津實業注冊資本1000萬元,2010年12月24日成立,法人代表是東莞市永嘉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平民營工業協會副會長譚容波,經營范圍為實業投資、物業投資。
記者經過查詢得知,榮津實業由6大股東組成,另外五大股東為東莞市圣旗路時裝有限公司、東莞市華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星月實業有限公司、東莞市金濤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有地產資本背景的廣東豪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6股東當中,除了廣東豪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其余股東均是常平工業協會會員企業。
對榮津實業成功運營常平環保專業基地,市中小企業局局長黃怡表示,這是東莞很難得的工業資本和地產資本抱團投資工業領域的成功案例。
環保產業成投資新寵
榮津實業負責人透露,東莞市規劃了常平、大朗、麻涌等七個環保專業基地,常平環保專業基地是選址之一,主要建設污水處理廠等排污配套,將吸收常平和常平周邊的印染、洗水等污染企業進園,由基地進行集中排污處理。
投資環保產業的還有另外一個民企。早在去年,本報就曾報道市總商會旗下20多個會員共同投資一家公司,正在運作一個高達20億元的環保產業項目。項目將足以覆蓋整個東莞、輻射珠三角,“是一個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俱佳的項目”。
顯然,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持續推進,東莞打造宜居的需要,對企業“清潔生產”要求越來越高。陳觀福的圣旗路時裝從事服裝生產近20年,深感環保對企業和宜居城市的重要性。他表示,制造企業必須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進行清潔生產,否則今后的經營成本將會更高,投資環保產業基地的初衷就在于此。
聯姻背后
民企抱團投資 轉向自己熟悉的行業
前有十幾家民企組成的民盈集團、邦聯公司,今又有6家企業聯手投資環保產業,東莞的抱團趨勢增強已經毋庸置疑。不過,這一次讓人意外,榮津實業選擇的目標不是房地產,而是放在工業生產。
榮津實業早在2010年12月24日已成立。圣旗路時裝董事長陳觀福更是稱,他們幾位股東醞釀投資常平環保產業基地,前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東莞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駿良曾向本報表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后,東莞民營企業進入了發展成熟期,開始關注身邊的同行和注重協作發展,抱團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在陳駿良看來,東莞之所以出現抱團的高峰,除了民企自身發展階段的變化以外,民企間協調機制的建立和成熟也很重要,行業協會的成熟與發揮作用是東莞民企抱團發展的重要力量。
對榮津實業投資工業領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說明了民企抱團更加理性,從過去多考慮容易獲利的領域,轉向自己熟悉的行業,如股東多為房地產企業的民盈集團、邦聯公司,就選擇了他們熟悉的地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