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已達到38.5%,但這還不能滿足控制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質排放總量的要求,因此,還須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選取常用的鋁鹽、鐵鹽系列混凝劑,以pH、濁度、堿度、COD、總氮、總磷等為檢測指標,試驗不同混凝劑投加量、原水不同pH值等變化對處理效率的影響,進行研究具有迫切性。
在水處理中,絮凝是一種重要而被廣泛采用的工藝方法。它是通過化學機理把膠體物質和小的懸浮粒聚集成大的集合體,以提高這些集合體對溶解的各種雜質的吸收,從而有利于在隨后的沉積/浮選過濾過程中排除這些物質。Kuo和Wamser首先合成了復合型混凝劑——聚合氯化鋁鐵(簡寫PAFC),發現該聚合物具有較好的混凝效果。聚合氯化鋁鐵(PAFC)是一種新型,高效無機陽離子復合絮凝劑,PAFC既具有鋁鹽絮凝劑礬花大、水處理面寬、除濁效果好、對設備管路腐蝕性小等優點;還具有鐵鹽絮凝劑絮題沉降快、易于分離、低溫水處理性能好、水處理PH值范圍大等特點。目前,PAFC已成功用于飲用水、工業用水及多種工業廢水的處理。
影響聚合氯化鋁鐵作用效果的工藝條件
無論是天然的絮凝劑,還是人工合成的絮凝劑,除了非離子型的絮凝劑以外,都是電解質。所有的電解質都具有絮凝作用,只是絮凝作用的大小各有不同而已。絮凝作用是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因此,影響絮凝劑作用的因素也是復雜的和多方面的。例如,溶液的pH值、溫度、攪拌速度、攪拌時間以及絮凝劑本身的性質、結構特點、分子量大小和用量多少,所采用的分離方法、工藝設計條件等,另外被絮凝的固體粒子的性質和直徑大小及ζ電位大小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對絮凝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