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集中開發、遠距離傳輸的新能源開發方針,或將在“十二五”期間有所改觀。
在今年“兩會”期間,記者采訪得知,由于跟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有著能源密度低,同時不能大規模進行儲存等特點,因此“分散式和分布式”開發方式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為此,“兩會”期間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有關這方面的建議,如湖南岳麓建設集團董事長吳建萍提出的《關于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的建議》。
她說,目前國內諸如中科恒源科技股份公司在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與建設大型風電等相比,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更具優勢。
建言:政策應予傾斜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發展推廣新能源小型化的綜合利用,那么就會對整體電網的需求減少,可以直接代替來自大電網的化石能源。
據了解,很多國家的新能源發展都是采取分散式方針,比如在北歐一些國家,風電機組遍地開花,大都直接接入供電系統
吳建萍在給記者發來的短信中說,近幾年來,國家新能源政策重點在大規模的風電和光伏電站上,但是對新能源的小型化利用上忽視已久。
她說,我國在新能源小型利用方面的技術日臻成熟,有些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她以目前發展較快且應用前景較廣的風光互補離網儲能供電系統為例說,“沒有風時它可以通過太陽能發電;有風無光時則通過風力發電機發電;風光都具備時,可以同時發電。”
記者了解到,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也開始應用于智能交通系統、森林防火監控、提水灌溉、安防監控、通信基站供電等領域。
市場潛力巨大
現在業界的共識是,與大型風電、大型光伏電站相比,風能等小型化綜合應用更具優勢。
吳建萍認為,“大型電站建設投資規模大,占地面積大,建設周期長,多位于遠離用電負荷的大西北等工業基礎薄弱、電網支撐體系較差的地區,所發電力無法就地消納;遠距離輸送面臨并網技術、長途損耗等短期內無法破解的難題。”
而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投資相對較少,建設無需占據大量土地,每套系統均為離網獨立供電,所發電力能就地消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