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環保新興產業發展問題成為關注重點。作為朝陽行業,其一方面離不開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也有賴于龐大活躍的民營資本支持。兩會消息顯示,《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政策有望在今年出臺。業內人士透露,受去年7月發改委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鼓勵民營企業進軍以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能為代表的新興行業勢頭良好。兩會有關消息稱,該意見的有關實施細則有望今年出臺,切實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戰略新興產業。
中信建投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徐超向記者介紹,目前新能源領域積聚了一批實力強勁的民營企業,尤以光伏、風電等新興行業為甚,“基本都是民營企業”。發改委去年發布了被視為落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36條”細則重要抓手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一位發改委系統的專家透露,“兩會之后,一組由戰略性新興產業擔綱的產業政策群將密集出臺,這將成為‘兩會’后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LED照明、節能新材料,今年肯定會繼續出臺鼓勵政策。”華南師范大學光電子材料與技術研究所教授郭志友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除光伏產業當前略受歐美經濟危機影響產能不好消化,大部分新興產業回報率高,吸引眾多民營資本。
東莞勤上光電董事長李旭亮接受記者采訪稱,首先行業要建立統一的標準,以有效規范和引導市場,形成有序競爭。另外在各方資本有限的情況下,應推廣創新的金融融資及運轉模式,“比如LED光電領域現在推廣的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大為看好,由銀行和政府合作簽訂買方信貸合同,解決項目資金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