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城市建筑面積居全國第一,但按現行的建筑節能標準,我省90%以上既有建筑未能達標。省政協委員建議通過立法和加大投入等措施,促進建筑節能工作。
前不久,省政協第3視察團先后赴深圳、廣州就建筑節能工作進行專題視察。近日,記者從視察團形成的報告中獲悉,雖然我省城市建筑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并以每年新建成建筑面積1.2億平方米的速度增加,但按現行的建筑節能標準,我省90%以上的既有建筑未能達標。
報告稱,省級財政雖然設立了每年2億元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但投在建筑節能的金額,2008年僅為50萬元,這也是省級財政至今僅有的投在建筑節能的資金。
鑒于此,省政協視察團建議加大資金投入,每年設立一定數量的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用于建筑節能的標準編制、科研攻關、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
建筑節能立法與制度建設滯后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據介紹,全省僅深圳市出臺了建筑節能的地方法規,其他各地市都未制定建筑節能相關的行政法規或管理制度。報告認為“我省建筑節能總體立法進度尚未跟上形勢的要求,相對全國還比較落后。”
省政協視察團建議應當采取強制性的手段,對政府的建筑抓好節能工作。具體而言,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對政府投資的新建建筑要求嚴格執行節能標準;二是對既有政府辦公建筑實施有計劃的節能改造;三是通過強制性的手段,指定具體的工作部門逐步對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開展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能耗實時監測等工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