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針對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的一系列舉措“浮出水面”。
2015年工業增加值占GDP一半以上
規劃中明確,“十二五”期間,省堅持以優勢產業、龍頭企業、重點園區為主體,實施“1157萬千億”工程,到2015年,全省工業實現增加值9000億元以上、力爭突破1萬億元,培育10個千億優勢產業,扶持5個千億龍頭企業(集團),打造7個千億重點園區。其中,全省完成工業增加值9000億元以上、力爭突破1萬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50%以上;力爭培育新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優勢產業;力爭培育新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重點企業(集團);打造6個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重點園區,形成11個超500億元的重點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2%以上;80%以上的工業園區建成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打造67個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園區
在工業園區建設上,到2015年,力爭打造67個主營業務收入超1000億園區;力爭將南昌昌東工業園、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2個工業園區打造成為主營業務收入過500億園區;新增一批過千億元的特色產業;94個園區全面完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建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60個以上、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區5個。
設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常規發展資金
為了推進省工業和信息化建設,省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常規發展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新型工業化試點專項資金。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優化稅率、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在依據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重大產業項目實行“綠色通道”,落實重點調度項目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重點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搭建企業項目資金需求與金融機構對接平臺,鼓勵商業銀行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增加信貸品種,拓展擔保方式,為企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在擴大全省人才總量的同時,重點抓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戰略性領軍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信息化高技術人才等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