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城鄉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其中城鎮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為9億平方米至10億平方米。到2020年年底,全國新增的300億平方米建筑面積中,城市將新增130億平方米,如果這些建筑全部實現50%的節能,則每年大約可節約1.6億噸標準煤。美好的愿景能否變成現實,有賴于新建建筑節能的實施力度。
新建建筑節能工作穩步推進各地狠抓落實
作好新建建筑節能工作既是對建筑節能最基本、最堅決、最嚴肅的要求,也是推進建筑節能的第一個“抓手”。新建建筑節能抓不好,其他工作或事倍功半,或無從抓起。溫家寶總理在2011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推進新建建筑節能。推進新建建筑節能是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2011年一項重要工作。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任務艱巨。2011年,各地突出工作重點、注重機制創新、狠抓監督落實,新建建筑節能工作穩步推進。
內蒙古自治區2011年大力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快與節能有關的標準、規程、規范的編制。目前,全區城鎮新建建筑設計和施工階段均執行節能65%的標準。合肥市2011年新建節能建筑面積1330.6萬平方米,新建建筑節能50gesep%設計標準執行率100%。山東省逐步完善省、市、縣三級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和建筑節能閉合管理模式及協環保作聯動機制,嚴格執行節能信息公示、外保溫施工專項資質、建筑節能關鍵崗位資格培訓等制度;提高節能標準執行率和工程質量,組織編制并逐步推行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以及穩步推進建制鎮和農村建筑節能。浙江省建立了覆蓋項目立項、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備案等各個環節的建筑節能監管機制,特別是全面實施了施工圖節能設計專項審查制度,實行建筑節能“一票否決制”。
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強化監管是重點
新建建筑節能的一個關鍵在于貫徹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如何確保新建建筑在設計、建造、竣工驗收、備案等各個環節都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非常重要。對新建建筑的節能監管稍有松懈,就會導致應該達到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的新建建筑淪落為非節能建筑,進而增大既有建筑的能耗,給以后的節能改造增加過重負擔。
2011年,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繼續強化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的監管力度,著力抓好施工階段等薄弱環節,充分利用現有法律法規確定的許可和制度,建立建筑節能專項設計審查、節能工程施工質量監督、建筑節能專項驗收、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建筑節能信息公示等制度,以實現從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竣工驗收備案到銷售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機制。同時,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材料、產品在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嚴格工程準入。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加強監督檢查,處罰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