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山東省東營市全方位環境監管平臺項目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該平臺采用了國內外環保行業最為先進的監測監控、衛星遙感和現代通訊等技術,是"數字環保"建設的重點工程,啟用后將大大提升全市的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和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在推進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過程中,東營市始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出重拳,不手軟,對全市水氣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境內河流大部分為排河、沒有客水來源、污染較重的實際,東營市大力實施"碧水工程",堅持把治污放在首位,著力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從2007年開始,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大規模水系建設,其中,僅廣利河綜合治理工程就投資30多億元。通過采取一系列強力措施,市內所有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
空氣異味、揚塵污染曾經是影響東營空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而如今,隨著"藍天工程"的深入實施,重點廢氣排放行業污染專項治理、揚塵綜合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等工作全面展開,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提升,全市所有熱電企業全部建成了脫硫設施,建成符合環保要求的機動車尾氣檢測線18條,揚塵污染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東營市大力推進"環保基礎工程",為環境治理提供強力支撐。先后實施了市污水處理廠二期、三期擴建工程,建設了河口區污水處理廠,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建設了3個縣城、5個鄉鎮、4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全市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投資4000多萬元,擴建了處理能力500噸/日的垃圾處理衛生填埋場,并配套建設垃圾滲濾液膜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滲濾液外排部分可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一級標準。
東營市不斷創新環境監管模式,在從源頭控制新污染源產生的同時,建立并啟動環境夜查制度,堅決打掉"土小"污染企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檢查企業1510余家(次),關停取締"土小"企業74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9起,中心城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監察工作名列全省第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