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部周二對首批20家符合《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進行公示,保利協鑫、賽維LDK、昱輝陽光旗下的多晶硅企業均入選。
這三家企業分別是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公示期為12月13日至19日。
2011初中國政府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於30%,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於3000噸/年,并對資源條件和能耗等做出嚴格規定。市場人士認為,這有利於市場資源加速向擁有規?;图夹g、成本優勢的大型企業聚集。
此批公示名單中其他入選企業包括大全新能源、河南洛陽中硅、特變電工旗下的特變電工新疆硅業公司、東方電氣母公司旗下的峨眉半導體材料、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
天威保變旗下共有三家企業入選,包括和川投能源的合資企業四川新光硅業、和樂山電力合資的樂電天威,及天威保變參股的天威四川硅業。
從地域上看,四川、重慶地區和西北各省區(陜西、內蒙、青海、寧夏和新疆)各有7家企業入選,江蘇、河南、江西、云南、湖北和浙江各有一家企業入選。
從技術路線看,除浙江中寧硅業有限公司采用硅烷法,寧夏寧電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使用冶金法外,其余企業均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目前改良西門子法是占據主流,但該工藝在加工過程中能耗較高。
得益於前些年國際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迅速膨脹,作為光伏電池原材料的多晶硅現貨價格從2005年的每公斤30美元左右漲至2008年最高點時的500美元。暴利吸引下國內大批企業投資建設多晶硅項目。
但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受國外主要市場扶持政策調整遭遇需求寒冬,包括多晶硅在內的全產業鏈產品價格暴跌,目前價格復跌至每公斤30美元左右,令國內眾多成本平均在40美元左右的中小廠家難以為繼。
待續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上月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中部省近20家多晶硅企業中僅有一兩家企業仍在維持生產,其他已全部停產,裁員人數多達2000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