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GE照明完成對Lightech的收購。
這家總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維夫的私有企業,被認作是照明技術行業中的翹楚,其主營業務是向照明行業提供所需的LED電子驅動器和鹵素燈變壓器。
而此前半年,已在美國通用電氣集團(下稱“GE”)任職23年的瑪麗羅斯·西爾維斯特(Maryrose Sylvester),正式履新GE照明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一職。
自2008年起,GE照明的前景曾經一度籠罩于蒙昧不明之中。在集團首席執行官杰弗里·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的指揮下,GE這艘百年大船的航行領域愈發全球化。任何一支出現問題的船槳,都面臨著替換的可能性。
2007年,GE塑料集團宣布予以出讓,以116億美元價格成為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的組成部分。次年有市場傳言稱,GE照明亦出現在轉讓名單之中,但最終未果。
GE照明向何處去?
一家公司的傳統根基
對于GE而言,GE照明意味著什么?一個多世紀前,愛迪生的名字開始與GE聯系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傳統”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堅守或許代表止步不前,向前卻也意味著舍棄。峰回路轉的契機來自于2009年,延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的熱潮,伊梅爾特開始將對華業務從產品輸出轉向資本及技術輸出。在此后連續兩年時間內,伊梅爾特始終對外堅稱,中國是GE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根據其發布的2010年業績報告,該集團預計中國市場的銷售實際數據約在60億至65億美元之間,約占集團營業收入總額的4%左右。
在能源、運輸、航空等各個業務板塊相繼在中國有所建樹之后,GE照明的動作終于開始初現端倪。
“收購Lightech公司的策略,很符合GE照明引領變革的發展理念方向。”西爾維斯特表示。在她23年的職場履歷中,60%的時間長度被打上了GE照明的印記。事實上,在她接手GE照明之前,這個被公認為具備著特殊意義的業務集團,已經多年未有重大的對外投資舉措。
但幸運的是,GE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力度。西爾維斯特曾在今年兩次飛赴西安,以視察落戶當地的GE西安創新中心建設進程。據悉,這個在上海地區之外設立的第二個大規模技術研發中心,其定位為“中國中西部開發戰略的重點市場”。
在一個國家同時設立兩個研發中心,對于GE照明來說并無先例。“中國已成為業務集團在亞洲的總部,是整個GE照明系統的重中之重。”西爾維斯特說道。據她介紹,西安創新中心將在未來18個月內便會有自主產品投向市場。衍射而來的更深含義是,對于中國市場,照明業務系統的產品開發尤為側重于“本土化”。“從供應渠道及產品運用方面來講,將確保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以使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持續性創新
不到一年時間,GE中國研發中心的照明工程團隊便將自主研發的LED隧道照明系統推向了市場。
即使是到現在,GE照明中的LED產品系統,仍然以“B2B”作為其主要銷售模式。西爾維斯特對于GE照明的愿景規劃十分樂觀,“預計到2020年,LED的產值將在整個照明業務系統中占據七成比例。”這便是收購上述Lightech公司的初衷之一,“我們正在經由傳統技術過渡到新興高效光源,如LED的產業迅速轉型期,這次收購,對于GE照明引領全球照明變革的策略來說是一種推進。”
GE照明的發展策略是,LED路燈的替換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而商業零售客戶方面會進行更為有效的拓展。2011年,LED產品線便推出了主要用于市政道路或大型居住社區,以及向酒店及商業零售實行供應的兩個方向的產品。
“消費領域中由LED取代早期的照明產品,依然屬于非常早期的技術。這使得價格成為拓展市場的主要阻礙。”
這位深具多年采購及供應經驗的管理者亦指出,LED技術中的成本控制,是整體綠色照明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她表示,LED成本的高企不下,主要原因是這是一種基于電子技術和半導體技術的照明產品,因此優勢只能凸顯于工業和商業領域。
不過,西爾維斯特表示,技術由早期轉向成熟的過程,可能在未來經歷5~7年時間,顯而易見的趨勢是,LED將逐漸加大白熾燈的替換領域。
傳統根基的價值,并不能成為一個業務部門永遠的業績借口,對于西爾維斯特來說,她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照明系統在整個GE集團中始終是很重要的,主要由于這是‘起源’。對于GE照明而言,在當今節能減耗的全球大環境下,如今的重要性是在于不斷持續地發展新技術、新產品,以保持照明技術領先的行業地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