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有望推動美國采取更多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拯救最新一輪的全球氣候談判,改善其國際聲譽。
全球氣候峰會將于本月稍晚在南非德班舉行,外界對于達成一項新的全球協議期望甚低。
但這仍可為未來達成協議做鋪墊,而殫精竭慮的談判代表們正期待中國站出來,幫助孤立頑固的美國,即使這樣做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說:“我的感覺是,如果德班談判失敗,那將歸因于美國政府的不作為,但要是能成功,則與中國的額外努力分不開。”
美國已經實現了環境政策的地區性調整,同時也以州和地區為基礎發展了碳排放交易方案。但該國今年兩次推遲管制發電廠碳排放的計劃,且基于其汽車能效標準,汽車制造商在2018年或2025年前也無需進行改善。
美國是世界最二大碳排放國,奧巴馬個人所做的環境承諾是,至少在下屆總統選舉完成以前,美國不會加入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中國被寄予厚望
中國人口龐大,其接連遭遇的洪澇災害,彰顯了全球變暖的危害,也促使其大舉投資新能源技術。
氣候談判代表們已不再將中國視為最大的頑石國,被稱為頑石的國家還有日本、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
在今年延續京都進程的努力中,歐盟一直起帶頭作用,該地區官員稱中國也作了很積極的努力。
波蘭環境部副部長Joanna Mackowiak-Pandera本周稱:“我們對中國寄予厚望,其近期對德班談判的態度非常具有建設性。”波蘭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
有人甚至表示,中國有助于孤立美國。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主席萊恩(Jo Leinen)稱:“我不排除歐盟與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在這一氣候問題上能形成戰略夥伴關系,并孤立美國。”
WRI的摩根稱,問題在于中國能否打破僵局,并“承諾承擔義務”。
她說:“我的希望是歐洲與中國一道,攜手推動此事”。
中國官員也承認歐盟在這一領域有專長可以分享。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在本月布魯塞爾中歐高層論壇上稱,中國需要關注綠色行業,歐洲在這一領域有專長和知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