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五年規劃發布后,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也進入最后修改報批階段。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近日主持召開環保部常務會議,聽取《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編制情況和制定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文件的匯報。會議明確,要以規劃項目為依托,以政策措施為保障,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態的方法,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戰略,并決定《規劃》經進一步修改后報國務院審批。
會議指出,“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時期,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嚴峻。為推動流域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在總結“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編制《規劃》。
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要以改善重點流域及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障水生態安全為目標,以流域—控制區—控制單元三級分區體系為框架,以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為依據,以污染物總量減排為抓手,以規劃項目為依托,以政策措施為保障,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態的方法,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戰略,努力恢復江河湖泊的生機和活力,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會議提出,到2015年,城鎮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環境功能要求,跨省界斷面、污染嚴重的城市水體和支流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重點湖泊富營養化程度有所減輕,部分水域水生態逐步恢復,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水環境監測、預警與應急能力顯著提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