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88個易漬水點的遠期治理方案將出臺,武漢有望告別“一遇暴雨就看海”。7日,記者從武漢市政府獲悉,今明兩年,該市預計投入113億元建設六大水利工程。
六大水利工程除農田水利建設、水土流失綜合防治、供水安全保障、防洪保安等4大常規工程外,還根據武漢特色,加入江湖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污水排水體系建設兩大工程。
中心城區88個易漬水點將落實到責任單位,制訂近期應急預案和遠期治理方案,對明顯因施工原因導致的漬水問題,督促建設單位限期整改到位,并啟動王家墩商務區、漢口火車站等12個重點區域市政排水管網建設。疏浚黃孝河、機場河、茶港水果湖等骨干排水管渠箱涵,提高竹葉山鐵橋等8個重要交通要道排水能力。
同時,明年該市還將啟動建設南太子湖、黃家湖、龍王嘴等污水處理收集系統,遠城區18座污水處理廠及收集處理系統;完成黃孝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啟動青山港、東湖港、巡司河、九峰渠等港渠綜合治理。
一批湖泊整治兩年內完工
楚天金報訊金報訊記者鄔紅波報道:武漢市一批湖泊整治將在今明兩年內完工,并建立湖泊保護責任人聯絡圖,完善“湖長制”,市長為“總湖長”。
其中,漢陽六湖水網連通年內實現通水試行;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工程中,明年將完成水果湖初期雨水截流、外沙湖生態修復和官橋湖綜合整治等。年內還將啟動金銀湖清淤工程。“兩江四岸”的綜合整治繼續推進。明年,漢口江灘四期、武昌江灘五期、江漢漢陽岸月湖橋至鐵橋段綜合整治啟動。
同時,武漢將進一步完善“湖長制”,市長為“總湖長”,區長為“區湖長”,各區對湖泊的周邊空間及岸線實行分段管理,實行“湖邊三包”,建立并對外公布湖泊保護責任人聯絡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