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無極縣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升級擴能工程、城北工業區廢水集中處理工程和制革廢水集中處理工程等三個污水處理項目正式通水運行。自此,該縣污水處理率將達100%。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增力,省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主任馬靜,省環保廳副廳長楊智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領域,副市長王大軍出席了通水儀式。
近年來,無極縣逐漸形成了以皮革、化工和制藥等為主導的產業經濟,而由此產生的水污染治理問題,也成了制約該縣快速發展的瓶頸。為徹底解決污水處理難題,去年5月,該縣與長業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決定采取BOT模式建設具有國內先進治理技術的三個污水處理工程。
在昨日通水的三個污水處理項目中,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升級擴能工程,是在原有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通過改建、擴建,并新增預處理單元、吸附降解池和纖維轉盤濾池等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由過去的4萬噸增加到6萬噸,并使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該縣城北工業區廢水集中處理工程和制革廢水集中處理工程,均為新建工程。其中,前者采用先進的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可達到一級A標準,日處理能力為2萬噸;后者日處理能力3萬噸。三個污水處理項目日處理污水總能力可達11萬噸,超過該縣每天7-8萬噸的廢水排放量,每年可削減COD(化學需氧量)7920噸。
王大軍表示,三個污水處理項目的正式投運,標志著無極縣水污染治理工作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同時對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優化投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王大軍說,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把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防治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并充分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水環境的嚴格保護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王大軍要求,在“十二五”開局之年,面對新的形勢,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搶抓國家政策機遇,不斷推進我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監管和服務,讓建成的環保設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污水處理單位要加強日常運行維護,為改善生態環境和全市總量減排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