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海市區生活垃圾內河集裝箱化轉運系統開通投運。24個裝滿生活垃圾的集裝箱僅一個小時就吊裝完畢,現場沒有留下一點垃圾和污水,還聞不到異味。上海環境實業公司總經理梁超告訴記者,上海市區生活垃圾實現集運化轉運,標志著上海迎世博市容環境又上了一個臺階。
長期以來,上海市區大部分生活垃圾均使用船只由水路轉運。然而,處于散裝狀態的生活垃圾從源頭收集、壓縮中轉、裝船卸船直到進入填埋終端處置,一路散發的異味和跑冒滴漏造成的二次污染很難有效根治。三年前,在政府部門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上海環境實業公司投入10億元啟動了集裝箱化轉運項目。
據悉,垃圾集運系統由60輛左右的短駁運輸車、1500個集裝箱、16條500噸級集裝箱船組成。系統建設包括改建蕰藻浜、徐浦、老港3個碼頭及新建蕰藻浜、徐浦兩個中轉站等主體工程,于年底完成項目建設,世博會召開前實現全系統的集裝化營運。日前,已按時間節點完成了3個裝卸碼頭、2個中轉壓縮站工程。
在新的作業模式下,垃圾首先通過中轉站壓縮,體積減少三分之一后,裝入集裝箱運到碼頭,再運至填埋場處置。據梁超介紹,系統采用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技術,不僅使環衛員工告別了臟、重、臭、累作業,還杜絕了垃圾運輸途中的二次污染。與此相配套,老港垃圾處置基地周圍,一條寬39米、長15公里的綠化林帶也已完工。隨著這些能吸附異味的樹木日益茂盛,老港填埋場最終將成為一個環境清潔的生態園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