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屋頂將裝太陽能電板,小區建中水回用設施,我市將大力發展低碳城市,國際能源專家已進行總體規劃
未來,廈門在出讓土地時,可能將要求開發商必須建設中水回用設施,使小區生活污水達到零排放;建筑的屋頂和外立面也將逐步安裝太陽能電板,可再生能源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
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昨天上午,廈門低碳城市總體規劃專題報告會在廈門賓館舉行,為廈門作低碳城市總體規劃的,是國際能源專家、德國政府能源規劃顧問白瑞華(Raoul Bunschoten)。
這預示著,廈門將大力發展低碳城市。而上述這些設想,都是低碳城市所必須具備的眾多條件之一。所謂的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
規劃
利用國際資金 為廈門節能減排“買單”
白瑞華的這份規劃就是要通過多種途徑降低廈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吸引國外組織投資這個計劃,利用國際資金為廈門的節能減排“買單”。這種做法一旦成功,將是目前中國獨一無二的。按照這份規劃,未來廈門的每一棟建筑都是低碳的,廈門市民將在低碳的環境中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規劃呢?“這份規劃不是要新建一個生態城,當然我們也可以新建一個生態城,但低碳城市規劃更需要融入到廈門現有城市規劃的各個部門。”白瑞華說。
按照白瑞華的設想,廈門要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發展低碳城市,至少要做到幾點: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別是交通、建筑、工業等領域的能效;必須發展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加強綠化,吸收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城市居民要更新觀念,自覺用低碳的方式來生活。
城市居民如何用更加低碳的方式來生活?白瑞華說,他考察過廈門后發現,家庭使用節能燈的潛力還非常大,如果每家每戶都盡可能地使用節能燈,那么這樣的生活方式就將減少許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前景
發展可再生能源 廈門有很好的條件
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林樹枝表示,白瑞華的這份規劃將為廈門下一階段發展低碳城市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廈門市政府對此也非常重視。接下來,這份規劃還需補充完善,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才能組織實施。
林樹枝說,廈門具備很好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條件,如風能、太陽能、海水源熱泵等。按照現有的規劃,我市將根據不同片區的特點,發展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如:環東海域片區將重點發展太陽能、海水源熱泵、潮汐能,湖邊水庫片區將重點發展水源熱泵、太陽能,五緣灣片區將重點發展風能、太陽能、海水源熱泵,園博苑片區將重點發展太陽能、水源熱泵,翔安南部片區將重點發展海水源熱泵、太陽能、風力發電。
目前,廈門已經實施了許多節能減排的措施,特別是在建筑節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林樹枝說,在硬件建設的基礎上,有關部門還將不斷對物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之達到“行為節能”,只有這樣,才能夠把節能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記者注意到,昨日,包括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建設與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市政園林局等眾多與之相關的廈門政府部門都參加了報告會,并就具體細節與白瑞華進行了探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