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日前決定,將完善城鄉垃圾分類處理機制的情況,作為對各地2011年度治理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和“環境優美示范城鎮、村莊”考核評定的剛性要求,嚴格實施考核。這是記者9月16日從在眉山召開的全省完善城鄉垃圾分類處理機制暨持續推進治理“五亂”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的。
今年1月羅江現場會議后,各地深入推進城鄉垃圾分類處理機制建設,深化開展“五亂”治理工作,全省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截至8月底,全省32489個村莊建起垃圾分類收集點,占村莊總數的68%;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站(點)的鄉鎮3058個、村莊23722個,分別占全省鄉鎮、村莊總數的69%、50.4%,全省農村垃圾分類收集體系已初步形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已投入資金9.5億元,建成和在建縣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34個,建成和在建區域共享垃圾衛生填埋場418個。各地大力增添農村環衛設備,截止到8月底,全省農村共新增垃圾箱桶21.7萬個;新增機動轉運車輛2950臺,非機動轉運車輛10966臺。全省已有4270個鄉鎮配備了保潔員,占鄉鎮總數的97%;有37984個行政村配備了保潔人員,占行政村總數的80%;全省村級保潔員數量已達17萬余人。
截至今年8月,全省各地組織動員675萬多人次,持續推進“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工地亂象”治理,城鄉居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全省各地共開展督導、暗訪2萬余次,有2195個責任單位、部門受到通報批評,問責治理工作推進不力人員1049人,受撤職以上處分的42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